芯片名称 |
芯片连接层组成 |
应用领域 |
CM 5芯片 |
中等密度的葡聚糖羧甲基表面 |
最常用的芯片 |
CM 7芯片 |
高密度的葡聚糖羧甲基表面 |
适用于片段药物和低分子量样品检测 |
CM 4芯片 |
低密度的葡聚糖羧甲基表面,羧甲基密度较低 |
可能可以降低非特异性结合值 |
CM 3芯片 |
低密度的葡聚糖羧甲基表面,葡聚糖基质较短 |
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分析物,如病毒和细胞 |
C 1芯片 |
无基质的羧甲基化表面 |
适用于体积较大的分析物,如病毒和细胞;可用于分析葡聚糖基质对实验的影响 |
HPA芯片 |
烷基硫醇构建的疏水表面 |
可形成脂质单分子层,多用于膜蛋白和脂质单分子层相关的研究 |
L1芯片 |
羧甲基葡聚糖表面共价连接亲脂基团 |
可捕获囊泡和脂质体,保持磷脂双分子层结构,适用于研究跨膜蛋白 |
PEG芯片 |
聚乙二醇基质 |
可用于避免羧甲基葡聚糖基质对实验带来的影响,可能可以避免非特异性结合 |
Protein L芯片 |
羧甲基葡聚糖表面偶联Protein L |
捕获带有κ轻链的抗体或抗体片段 |
Protein G芯片 |
羧甲基葡聚糖表面偶联Protein G |
可捕获多种IgG,如人、小鼠、豚鼠、兔、山羊、绵阳和牛 |
Protein A芯片 |
羧甲基葡聚糖表面偶联Protein A |
可捕获多种哺乳类动物的抗体,常用于捕获IgG1、IgG2和IgG4 |
CAP芯片 |
羧甲基葡聚糖表面共价偶联寡核苷酸 |
可逆捕获生物素标记的分子 |
NTA芯片 |
羧甲基葡聚糖表面共价偶联氨三乙酸(NTA) |
可捕获带有组氨酸(His)标签的分子 |
SA芯片 |
羧甲基葡聚糖表面共价偶联链霉亲和素蛋白 |
可捕获带有生物素标记的蛋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