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体育科学进展
, 2013, 1, 1-4
http://dx.doi.org/10.12677/aps.2013.11001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3 (http://www.abtbus.com/journal/aps.html)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1
Effects of Exercise Stress on IGF-1 System and Its
Adaptation
Wencong Huang
Sports School, Guangxi Teac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Email: huangwencong@sohu.com
Received: Jul. 11
th
, 2013; revised: Jul. 23rd, 2013; accepted: Aug. 2nd, 2013
Copyright © 2013 Wencong Huang.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
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Different kinds of exercise stress will make different kinds of effects on IGF-1 system of HPG axis,
and IGF-1 system o of body will change accordingly, which mainly embodies in the function of IGF-1 Sys-
tem. The article states changes of
IGF-1, IGFBPs and GH respectively, which are representative indexes of
HPA axis function, and discusses mechanism of these changes.
Keywords:
Exercise Stress; IGF-1 System; IGF-1; IGFBP; GH
运动应激对
IGF-I
系统的影响和适应
黄文聪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南宁
Email: huangwencong@sohu.com
收稿日期:
2013
年7月11 日;修回日期:
2013
年7月23 日;录用日期:
2013
年8月2日
摘
要:不同种类运动应激对
IGF-1 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机体的 IGF-1 系统也产生不同的适应性
变化,作为反映
IGF-1
系统功能的代表性指标 IGF-1,IGFBPs 和GH 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本文对其变
化的趋势及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运动应激;IGF-1 系统;IGF-1;IGFBPs;GH
1. IGF-I
系统简介
IGFs
是一类结构上类似于胰岛素原的多肽,主要
包括
IGF-I
和IGF-II 两类。IGF-II 主要在胚胎期产生,
对胎儿的生长期重要作用。
IGF-I 是人体中最主要的
生长介素,
hGH主要是通过IGF-I 来实现其合成代谢
作用的。
IGF-I
不仅作为内分泌因子存在于血液中,
而且还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组织局部发挥
作用。
在血液循环中,绝大部分的
IGF-I
与其结合蛋白
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150 KD)。该复合物由三部分组
成:
1) 酸稳定亚单位
(ALS);
2) IGFBP-3;3) 一分子
的
IGF-I。ALS 对稳定血清中 150 KD复合物起十分重
要的作用。
IGFBP-3 作为高分子量结合蛋白是与 IGF-I
结合的主要蛋白,主要作为
IGF-I 的储存库,与
IGFBP-3
的结合即防止了 IGF-I
的降解也降低了游离
IGF-I
的浓度。从目前资料来看,由于 IGFBP-3 的半
衰期很长,在运动之中不容易改变;而低分子量结合
蛋白如在运动中变化较大,虽然在安静时与
IGF 结合
的量较少,运动时可能起到调节
IGF-I
的生物活性的
作用。由于相关研究还不多,本文以
IGF-I
为主,介
![]()
运动应激对
IGF-I
系统的影响和适应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2
绍运动应激对
IGF-I
系统的影响和适应。
2.
急性运动对
IGF-I 系统的影响和适应
2.1.
持续性运动对
IGF-I 系统的影响
安静时
IGF-1
水平与受试者机体状况高度相关。
原先研究认为,急性运动对血清
IGF-I
水平没有影响。
这是因为
GH 释放刺激
IGF-I
增高要有相当长时间,
而人体内尚未发现
IGF-I
的储存池,因此运动刺激不
可能引起
IGF-I
水平的急剧增高[1]。但已有越来越多
的发现,男女受试者在短时间运动后,
IGF-I 确有短
暂的升高,而这种升高时间很短且只在运动开始阶段
出现
[2,3]
。正因如此,在许多持续时间长的实验中,这
一变化往往会漏测。需要指出的是,在急性运动过程
中,
IGF-I 的变化是独立于 GH 的变化的。至于IGF-I
短暂升高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长时间运动后水平
IGF-I
水平不变或下降,同时
伴随
IGFBPS 的变化,如
IGFBP-1 水平上升,但
IGFBP-3
变化不明显[1,3]。Nguyen et al. (1998)[3]研究发
现,运让动员进行
3
小时长距离滑冰(NSR 组)和2 × 45
分钟跑台模拟足球比赛
(TSG 组
),运动后即刻,NSR
组
IGF-I 下降 14.6%,TSG组不变;NSR 组的 IGFBP-1
显著增加了
11.8
倍,TSG 组增加了
6.3倍
(
在第一个
45
分钟结束时没有变化
);NSR 组的 IGFBP-3 没有发
生变化,
TSG 组也不明显。他们认为,长时间运动(45
分钟以上
)
对
IGFBP-3 这样的高分子量结合蛋白影响
不明显,主要是增加
IGFBP-1 以结合游离的
IGF 并限
制其胰岛素样作用。而
IGFBP-1
的提高既防止 IGF的
降低血糖作用,又在肌糖原耗竭时促进葡萄糖被肌细
胞的摄取。
2.2.
抗阻力量运动对
IGF-I 系统的影响
一般认为急性抗阻力量运动运动不引起男女性
血清
IGF-I
浓度的提高,但似应该考虑年龄因素的影
响
[1,2,4]
。S. Bermon et al. (1999)[5]急性抗阻性运动后,
发现在老年受试者总
IGF-I 浓度和游离
IGF-I
浓度明
显提高,并且维持
6
小时。他认为可能的来源是肌肉,
虽然肌肉中的
IGF-1
主要是自分泌或旁分泌,但抗阻
力量练习造成的肌细胞损伤会使其释放到血液。应该
指出的是,急性抗阻运动的时间一般较长,同样完全
有可能出现对
IGF-1
变化的漏测。Nindl et al. (2001)[4]
研究发现,抗阻力量运动后
13
小时,男性受试者的
总
IGF-1
和游离IGF-1 没有发生变化;运动后第一小
时,
只有IGFBP-3 出现明显增长,但很快回到基础值;
而
IGFBP-2 和
ALS
却分别上升和下降。并认为
IGFBP-3
升高和
ALS 下降表明了 150 KD复合物的分
解,但所产生的游离
IGF-1 很快就与
IGFBP-2
结合了。
所以,抗阻力量运动对
IGF-I
系统的影响可能并不体
现在
IGF-I
数量的改变,而体现在与 IGFBP 结合方式
上的变化。
3.
长期训练对
IGF-I 系统的影响与适应
3.1.
长期耐力性训练对
IGF - I系统的影响与适应
IGF-1
被认为是反映 GH/IGF-1轴状态的更有用
指标,因为与
GH
相比更稳定。已有研究发现,长期
持续性训练会使青年男女的
IGF-1 水平提高[2,6,7];而
老年受试者却没有出现同样的情况。这可能与年龄有
关,但也可能是训练方式不同所造成的
[2]
。所以尚需
进一步研究。
Roelen et al. (1997)[7]对健康青年男性进
行
2
周的大运动量持续耐力训练,结果发现,经过2
周训练后,运动组的血浆
IGF-I
水平明显提高,有氧
运动能力
(VO2max 等)大大增强;对照组血浆 IGF-I 水
平和有氧运动能力没有明显变化。
Koziris et al. (1999)
[6]
对优秀大学生男女运动员进行了一个赛季的研究观
察,并将赛季分为训练前、训练
2个月、训练
4个月
和赛季结束,结果发现,男女运动员的血清
IGF-I 水
平在前三个阶段逐渐上升,比赛阶段仍保持高水平。
并且还观察到,
IGFBP-1 在各阶段都没有显著性变化,
而
IGFBP-3 在第三、四阶段明显高于训练前水平。
3.2.
长期抗阻力量训练对
IGF-I 系统的
影响与适应
多数研究表明,长期抗阻力量训练能使男女性的
血清
IGF-1
水平提高[2,8,9]。有学者认为认为,由于女
性的低睾酮水平,在训练中,她们更要通过刺激
GH-IGF-1
轴来提高肌肉蛋白的合成[2]。Borst et al.
(2001)
[8]
发现,经过 13~25 周的抗阻力量训练,男性
和女性的血清
IGF-1
有相同的增长,并且发现大运动
量组
IGFBP-3
明显下降,而小运动量组则没有发现。
IGFBP-3
下降意味着游离 IGF 的增多,有利于肌肉力
量的增长,而研究人员的确发现大运动量组的肌力增
![]()
运动应激对
IGF-I
系统的影响和适应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3
长更明显。该研究也表明了,引发
IGF-1
的生物活性
发生改变也许需要有一定运动量的抗阻性训练。
Marx
et al. (2001)
[9]
对女性受试者的研究表明,大运动量和
小运动量的抗阻力量训练都会引起血清
IGF-1
增长。
但也有研究表明,长期抗阻力量训练对血清
IGF-1 水
平无影响。
Kraemer et al. (1999)[10]
对青年男性(30 yrs)
和老年男性
(60 yrs)
进行为期 10周的大运动量抗阻力
量训练,结果发现,训练后两组的血清
IGF-1 水平均
无变化;青年组增加安静时
IGFBP-3
,而老年组并无
变化。
抗阻性训练使肌肉肥大和肌力增长的机制,
GH/
IGF-I
轴起的作用可能有三:1) 训练增加了 GH的分
泌,导致肝脏
IGF-I生成的增加并提高血液
IGF-I 水
平,
IGF-I
刺激肌肉
IGF-I
受体增加蛋白合成;2) 训
练增加了
GH
的分泌,直接刺激肌肉内源性IGF-I 的
产生促使肌肉肥大;
3) 运动直接增加肌肉 IGF-I含量,
并独立于血液
GH
和
IGF-I
的变化[8]。
4.
其它影响
IGF-I 系统变化的重要因素
4.1. GH
的分泌情况
因为
GH
不仅启动各组织细胞生长因子及其结合
蛋白的转录,而且增加细胞对生长因子的反应性,所
以对
IGF-I
系统调节起重要作用。正常生理情况下,
GH
分泌增多可引起血清
IGF-I、IGFBP-3 水平升高。
从理论上说,任何影响
GH
变化的因素也能直接或间
接的影响
IGF-I
系统变化。
4.2.
年龄和性别
人刚出生时,血清
IGF-I
水平很低,以后逐渐增
加,青春期达到高峰。青春期后,血清
IGF-I
浓度趋
于稳定。
30 岁后,血清 IGF-I 水平开始缓慢下降。更
年期前的健康女性比男性有更高的血清
IGF-I
水平,
更年前期,血清
IGF-I
和
GH
随年龄的下降在男性比
女性更明显。
4.3.
营养作用
适宜的营养是维持
IGF-I
及其 IGFBP-3 正常生理
活性的重要因素。缺乏营养或营养不良可导致
IGF-I
和它们的
IGFBPs 水平下降。虽然此时
GH
水平正常
或高于正常,会出现机体组织抵抗
GH
和IGF-I 合成
代谢作用的现象,表现为生长缓慢
[11,12]
。IGF-I 能否从
食物中中直接摄取是令人关注的问题。
Mero et al.
(2002)
[13]
发现,在运动员正常训练过程中补充牛初乳
能有效提高血清
IGF-I 水平,直接口服
rhIGF-I 不能有
同样效果,说明增加的
IGF-I
可能不是从牛初乳中直
接摄取。
5.
结论
1)
急性运动对血清 IGF-1 水平的影响不大,无论
是短时间运动的上升还是长时间运动的下降,都能很
快恢复正常基础值。所以,今后研究似更应注意运动
对
IGF-1
与IGFBPs 结合方式上的变化上来。另外,
由于
IGF-I
是在组织细胞产生,且通过旁分泌和自分
泌发挥作用,所以特定组织内
IGF-I
也许比血液中
IGF-I
对运动应激的反应更明显。这也今后值得更多
关注的地方。
2)
长期抗阻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均可使血清
IGF-I
升高,但这种升高是否决定长期训练后体形与
肌肉发达程度的改变,目前尚无定论。另外,长期训
练对
IGFBPs 特别是
IGFBP-3
的影响很难确定规律,
也许是因为
IGFBP-3 的变化是独立于
IGF-1
反应的,
并在细胞水平有自己潜在生物活动。这些都需要进一
步的研究。
3) GH
的分泌情况,年龄和性别和营养作用等因
素都会对
IGF-1
系统的改变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曾凡星
. 运动 中 生长激 素和 睾酮 的研究 进展[C]. 动生理学进
展
[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 2000: 158-169.
[2]
C. W. Lormes, S. Reissecker, et al. Endogenous anabolic hor-
mone responses to endurance vers
us resistance exercise and
training in women. Sports Medicine, 2002, 32(1): 1-22.
[3]
U. N. Nguyen, F. Mougin, J. Regard, et al. Influence of exercise
duration on serum IGF and its bi
nding proteins in athletes.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98, 78: 533-537.
[4]
B. C. Nindle, W. J. Kraemer, J. O. Marx, et al. Overnight re-
sponses of the circulating IGF-I system after acute, heavy-resis-
tance exerci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2001, 91: 1319-
1326.
[5]
S. Bermon, P. Ferrari, P. Bernard, et al. Responses of total and
free IGF-I and IGFBP-3 after resistance exercise and training in
elderly subjects. Acta Physiol
ogica Scandinavica, 1999, 165: 51-
56.
[6]
K. P. Ferrari, P. Bernard, et al. Serum levers of total and free
IGF-I and IGFBP-3 are increased and maintained in long-term
traini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99, 86(4): 1436-1442.
[7]
C. Roelen, P. Ferrari, P. Bernard, et al. Plasma IGF-I and high
growth hormone-binding protein le
vels increase after two weeks
![]()
运动应激对
IGF-I
系统的影响和适应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4
of strenuous physical tra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997, 18: 238-241.
[8]
W. J. Marx, J. O. Kraemer, et al. Low-volume circuit versus
high-volume periodized resistance training in women.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1, 33: 635-643.
[9]
S. E. Borst, D. V. Dehoyos, K. Vincent, et al. Effects of resis-
tance training on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 and IGF binding
proteins.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01, 33(4):
648-653.
[10]
W. J. Kraemer, K. Hakkinen, R. Newton, et al. Effects of heavy-
resistance training on hormonal response patterns in younger vs.
older me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99, 87: 982-992.
[11]
K. T. Borer.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growth. Sports Medicine,
1995, 20: 375-397.
[12]
M. S. Dahn, F. Mougin, J. Regard, et al. Systemic and splanch-
nic metabolic response to exoge
nous human growth hormone.
Surgery, 1998, 123: 528-538.
[13]
M. Antti, J. Kahkonedn, T. Nykaned, et al. IGF-I, IgA, and IgG
responses to bovine colostrums
supplementation during traini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2002, 93: 732-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