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ard Cooperative Teacher Education: Value Implication and Path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Re-Imagine Our Future Together” Report
In November 2021, UNESCO released a blockbuster report titled “Reimagining Our Future Together: Creating 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 exploring and looking forward to education for the future and even in 2050.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ontent of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eachers transformative work”, from the teachers’ collaborative teach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ublic unity and protect teachers and 2050 dialogue and action princip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xploring teachers transformative work, suggested that teaching should develop a cooper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also highlighted in the new education social contract, teachers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report abo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eachers’ transformative work, explore the future to the value of cooperative teacher education, and from the teacher education system, teacher education environment, teacher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to explore cooperative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path, looking for the new education social contract of teacher education change in our country.
Social Contract
2021年11月10日,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面向全球重磅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该报告在人类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关键历史节点,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与教育的变革进行了评估,重新思考知识与学习如何在日益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的世界塑造人类的未来
近些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报告呈现了世界各领域遭受的破坏和出现的转变,环境的变化、技术发展加速、社会分裂、教育不公平等因素给人类带来众多挑战,人类的生存、人权和生命之星正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是我们贯穿一生的组织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在人类社会变革中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教师在构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以下简称:报告)第二部分“教育革新”提出了实现新的社会契约的方法,学习者、教育者、公众团体、学校、教学与课程等方面都是变革讨论的范围,第五章“教师的变革性工作”从协作性教学、专业发展、公众团体与教师的关系以及大学与教师的关系方面探讨教师工作的协作性特征与合作化未来。
教师的个人天赋与能力需要通过协作和支持得到加强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丰富且动态的学习和体验的连续体,是持续一生的旅程
大学与中小学都无法单独承担起教师职前准备工作
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职前开始便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持续的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稳步前进息息相关,专业发展需求不仅来自于教师终生成长的意愿,更来自于教育变革发展的需要以及知识更新迭代的推动。合作性的教师教育以教育的共同利益为原则,力求高校师范教育与各级学校、社会、教育部门协作,形成教师教育共同体,使教师职前职后的专业发展成为连续体,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对话、交换信息,落实“协同育人”理念,营造师范教育协同共生环境,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体系,同时为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赋能增效。教师在协作交流、资源共享的扶持环境中更容易从不同角度发现自身的问题与不足,激发自身不断进步的活力,也有利于建立相互关怀和信任的关系,增进教师对职业、对环境的认同感,尤其对于新教师而言,共同体能带领他们尽快融入教育教学环境,在相互支持与帮助中缩短磨合期
教学不是一个人紧闭在教室门后带领一名学生完成活动或课程,相反,要将教学放在整个学校中,与其他教育者一同进行的工作
报告中“社会契约”是贯穿全报告的线索,面对公平正义受到威胁的世界,报告强调“教育是解决这些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的关键手段”,也就彰显出“新社会契约”的“教育性”本质,那么,教育如何构建一种新的“社会契约”?我们所畅想的人类未来是和平、公正、美好且可持续的,这无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期待的愿景,也是需要人类共同创造的,和平共享共荣的社会契约需要教育来组织知识共享与传承,将我们与世界、与彼此相互联系。合作性的教师教育为教师提供支持、为教学更新理念,将师资培养体系置于开放的教育系统中,联合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事业在互惠共生的空间内不断发展,也强化落实教育作为公共事业的使命,因此合作性的教师教育在倡导和平共融的新教育社会契约中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之举。
合作性的教师教育是未来必将成就的发展方向,在新教育社会契约中有着特殊的价值意蕴。统整合作性教师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性,从教师教育体系到知识教学环境探索合作性教师教育的路径,既是提升教师队伍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助力打造新教育社会契约的重要路向。
基于合作共融的未来教育,应完善教师教育体系,立足于我国师资培训体系的现状,打造教师教育共同体。师范院校应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多方主体形成共生关系,合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各基础教育学校也应与高校合作,共同改善教育教学环境。首先,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为师范生配备学科导师与实践导师,实现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育人体系的有机贯通;同时,高校教师教育团队可以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改革研究成果整合起来,通过与中小学教师团队合作转化为教学实践,推动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效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次,合作性的教师教育体系不仅要联动高校与基础教育学校,也要集中各方优势,落实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与高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教育资源,扩充教师教育体系的空间,例如,惠州市语文教师教育联盟的创建,是惠州学院与惠州市教育局共同创建的国家教师教育实验区协同育人平台,推行U-G-S教育模式,即政府、高校、中小学三方联动,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创新机制,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师范生深入了解基础教育课堂、掌握语文教学基本规律、从名师成长中汲取经验,快速成长
合作性的教师教育需要开放包容的教育环境,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对话协作的机会,同时,开放包容的教师教学环境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与支持。首先,在各学校内,形成教师共同体,营造开放包容的知识共享环境,通过结对帮扶、共同教研、资源共享等方式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需求,教师抱团发展激发专业发展的动力,使教师主体与学校教育生态圈形成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促进教师生态关系趋向稳态平衡。其次,各地中小学之间,建立“引进来、走出去”的合理流动机制,打造教师交流合作平台,打破校际之间教师沟通交流的界限,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敞开校门,鼓励城乡教师走进彼此的教学环境,推动教育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合作性优势,实现教师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协作性的教学需要协作性教师,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也并不意味着让教师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是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协作交流的机会,教育作为一项公共性事业,关系着人类的公平正义与民生福祉,面对合作共融的未来,公众的团结协助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首先,在教师培养、选拔、日常工作和专业发展全过程中为教师提供协作机会,使他们能够与广泛的教育利益相关者接触,特别是获得家庭、社区、行政人员、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机构的支持;鼓励教师与同行、专家学者之间展开合作、建立伙伴关系,从而优化课堂设计、丰富教学经验、推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具有里程碑意义,基于人文主义视角,回应人类面临的挑战,重新思考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生命的关系,呼吁全人类共同打造“新的教育社会契约”,创造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人类未来。在我国,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立足国内、面向国外,致力于打造开放包容的现代化中国式教育,当前的教育改革导向与《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报告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并且报告所呼吁的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与热点。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打造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中心。面对相互协作、平等对话、和平共融的人类未来世界,教师教育体系也应更新视角,呼吁公众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团结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改善教师教育体系,回应教师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合作性的教师教育无疑是发展的新方向,从建立合作化教师教育体系、改善教学环境到公众团结支持教师教育,才能够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并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合力走向光明团结的未来。师范院校也应充分利用师范生职前培养的黄金时期,不断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