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Method of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urse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PEC) constitutes both a pivotal practical concern and a prominent research focus within theoretical realms. Grounded in a dual emphasis on pragmatism and academic merit,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ology of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to comprehensively delve in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mbedding IPEC withi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ur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since 2010, research in this domain has transitioned from exploratory endeavors to rapid development, culminating in 2020. While the research disciplines primarily concentrate o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education, they are progressively extending toward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 analysis of keyword co-occurrences and clusters underscores that IPEC,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d educational reform are prevailing topics, with research concentrations centered around the practical necessities, methodologies, and supply-side innovations of IPEC i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a. This paper off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PEC into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encompassing three dimensions: theoretical research,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disciplinary inquiry. This endeavor bears substanti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talent development.
IPEC
后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与检索规则;第三部分是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文献数量时序分析、文献学科类别分析;第四部分是研究前沿热点分析,包括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启示。
借鉴郑文堂等(2019)
根据
学科类别可反映文献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所属领域。相关文献学科分类分布如
由
借鉴李杰和陈超美(2017)
按关键词频次排序 |
按关键词中心性排序 |
||||||
关键词 |
频次 |
中心性 |
年度 |
关键词 |
中心性 |
频次 |
年度 |
课程思政 |
126 |
0.59 |
2018 |
课程思政 |
0.59 |
126 |
2018 |
会计专业 |
48 |
0.16 |
2010 |
高职院校 |
0.47 |
20 |
2015 |
教学改革 |
26 |
0.45 |
2018 |
教学改革 |
0.45 |
26 |
2018 |
会计 |
24 |
0.19 |
2018 |
思政教育 |
0.33 |
21 |
2018 |
思政教育 |
21 |
0.33 |
2018 |
专业教育 |
0.24 |
4 |
2019 |
高职院校 |
20 |
0.47 |
2015 |
会计教学 |
0.22 |
2 |
2018 |
高职 |
13 |
0.03 |
2019 |
会计 |
0.19 |
24 |
2018 |
基础会计 |
12 |
0.10 |
2019 |
会计专业 |
0.16 |
48 |
2010 |
人才培养 |
11 |
0.09 |
2019 |
立德树人 |
0.16 |
4 |
2019 |
教学设计 |
9 |
0.06 |
2020 |
思政课程 |
0.16 |
3 |
2018 |
职业道德 |
8 |
0.10 |
2010 |
高职会计 |
0.14 |
7 |
2018 |
会计专业课程 |
8 |
0.08 |
2019 |
融合途径 |
0.14 |
1 |
2018 |
高职会计 |
7 |
0.14 |
2018 |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
0.13 |
4 |
2018 |
财务会计 |
7 |
0.08 |
2018 |
专业课程教学 |
0.13 |
1 |
2020 |
课程改革 |
7 |
0.02 |
2019 |
财务管理 |
0.12 |
3 |
2018 |
思想政治教育 |
5 |
0.08 |
2020 |
融合 |
0.12 |
2 |
2020 |
高职会计专业 |
5 |
0.08 |
2020 |
基础会计 |
0.10 |
12 |
2019 |
中级财务会计 |
5 |
0.02 |
2019 |
职业道德 |
0.10 |
8 |
2010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 |
0.00 |
2020 |
人才培养 |
0.09 |
11 |
2019 |
立德树人 |
4 |
0.24 |
2019 |
会计专业课程 |
0.08 |
8 |
2019 |
注:频次代表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中心性表示该关键词在所有关键词中的地位,年度表示对应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年度。
聚类编号 |
聚类名称 |
聚类规模 |
轮廓值 |
平均年度 |
#0 |
财务会计 |
21 |
1.000 |
2019 |
#1 |
高职院校 |
18 |
0.940 |
2018 |
#2 |
职业道德 |
18 |
0.979 |
2017 |
#3 |
会计 |
17 |
0.976 |
2019 |
#4 |
教学改革 |
15 |
0.944 |
2019 |
#5 |
思政教育 |
15 |
0.986 |
2019 |
#6 |
会计专业 |
12 |
0.997 |
2016 |
#7 |
融合 |
11 |
0.933 |
2019 |
“#4教学改革”的研究前沿热点是教学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专业课、同向同行、高职会计、管理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学、师资与课程建设、人工智能、医药会计课程、协同育人、互联网、会计相关法规、两票制、德育教育、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教学路径、实施路径、管理学。“#5思政教育”的研究前沿热点是思政教育、环境会计、课程改革、Excel财务应用、会计核心课、《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发展研究》、途径研究、核算方式、项目财务分析、低碳经济视角、会计教学、解决对策、《基础会计》、财务造假、会计诚信、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教学创新、《环境会计学》、公众参与制度、课程思政。“#6会计专业”的研究前沿热点是会计专业、建设、道德素养、课程思政教育、高职思政课、双一流、“113”平台、思政工作、教育方法、教育、百万扩招、内容整合、会计学专业、职业素养、三全育人、路径解析、培育提升。“#7融合”的研究前沿热点是融合、高职专业教育、实践、课程、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国会计文化、专业教学、中职会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融合途径、创造性实践、双师双岗多能、道、诚信。
第一,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看,一是,通过文献数量时序分析发现,课程思政融入会计专业教育的研究始于2010年,制度变革和现实需求共同推动课程思政融入会计专业教育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热点;二是,通过文献学科类别分析发现,课程思政融入会计专业教育研究的学科分类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教育,并逐渐演变成辐射法学、农业经济、管理学等的多学科、跨学科研究,课程思政融入会计专业教育的研究需要加强会计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有机融合研究。
在实践应用维度,本文提出以下具体实施策略。一是,思政元素与会计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实现路径。教师应深入挖掘会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教育的重要论述相结合。例如,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在讲解会计基本原理时,可以引入诚实守信、责任担当等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引导学生理解诚信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在《管理会计》课程中,通过讨论企业决策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结合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实现路径。在教学方法上,可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群众路线和实践观点,采用问题导向、案例分析等互动式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能力。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在评价手段上,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全面发展观,建立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综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个维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例如,可引导学生结合会计专业知识完成具有思政意义的项目报告,以此作为学生思政学习评价效果的重要依据,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现路径。高校应重视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实践,支持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三,在学科研究维度,应满足不同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差异化诉求,并发挥各类学科专业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从学科分布的构成内容来看,课程思政融入会计专业教育研究的学科分类主要集中于工商管理、教育,而鲜有涉及与法学、农业经济、金融、财政、马克思主义、语言、历史、商业经济、统计、数学等其他学科的融合研究。因不同学科专业视角不同,不同学科专业各具特色和优势、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也各具特色和优势,基于此,应不断拓展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外延,加强会计学与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法学、历史等学科的有机融合研究,通过多学科和多视角分析更为系统地深化课程思政融入会计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满足不同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差异化诉求,并发挥各类学科专业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这就需要政府和基层党建对各类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制定差异化、多层次、多角度的高质量发展政策引领和实践支持。
北方工业大学2024年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知识图谱赋能会计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10805136024XN1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