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多年的发展,抗体药物已经从原来的多克隆外源抗体过渡到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以及目前的全人抗体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抗原靶标及作用机制特点决定了抗抗体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疗效。目前,市场上抗体药物的发展速度要显著高于化学药物,本文就抗体药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市场及未来展望作了简要综述。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ntibody drugs have made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polyclonal exogenous antibody to the monoclonal antibodies, humanized antibodies, small molecule antibodies and the fully human antibodies.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rapeutic antibody drugs in clinical practice depend on the nature of the target antigens and the mechanisms. At present, the growth ratio of the antibody drug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hemical compounds in the market. This review provid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history, current state, market and the trend of antibody dugs.
抗体系指机体在抗原性物质的刺激下由自身B细胞所分泌的一种可与对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依托抗体能与细菌、病毒或毒素等异源性物质结合这一特性而制备的以抗体为基础的药物称之为抗体药物。近年,抗体类药物以其高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正在成为药品研发领域上的热门方向。
200多年前,人们发现用白喉毒素免疫后的马血清可以治疗白喉。在1891年,法国人Babes开创了用含抗狂犬病的抗体的血清治疗狂犬病的先例[
目前,抗体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抗体序列的优化,即减弱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最终实现抗体的全人源改造;另一方面是抗体结构的改造,包括小分子抗体,融合蛋白,多价抗体的构建等。
虽然单抗的问世是抗体药物发展的里程碑,但在实际应用中研究人员发现鼠源单抗应用人体有许多限制,这包括由于鼠源Fc不能识别并激活人体Fc受体及补体系统,导致鼠源抗体无法有效发挥生物学作用。而且作为外源蛋白,鼠源单抗在人体内易被酶解,进而导致半衰期短,降低了药物的有效剂量,尤其是外源抗体能够诱使人体产生人抗鼠抗抗体免疫反应(HAMA)[
结合对抗体结构的深入研究,目前抗体药物领域正在向多样化抗体结构发展,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有五大类型抗体,包括域抗体(domain antibodies, Dabs)、抗体-药物共轭体(antibody drug-conjugates, ADCs)、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三功能抗体(trifunctional antibodies)和Fc片段工程抗体(Fc engineered antibodies)。这五大抗体种类药物大多用于肿瘤的治疗,研究和发展的进度更加地迅速,其中只有部分的抗体药物用于自身免疫疾病、传染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1) 域抗体(domain antibodies, Dabs)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治疗。并且域抗体(domain antibodies, Dabs)是一种小分子抗体[7-9] ,因此具有较高的亲和性和穿透性,能够识别普通抗体不能识别或不能接近的抗原[
2) 抗体–药物共轭体(antibody drug-conjugates, ADCs)主要用于肿瘤的治疗,ADCs不仅具有对肿瘤相关抗原的高度特异性,而且具有小分子毒性物质。这样的性质不仅可以增强毒性物质对肿瘤细胞攻击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化学疗法中毒性物质对正常组织细胞非特异性杀伤力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3) 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 BsAb)主要也是用于对肿瘤的治疗。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能与两个不同抗原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融合体。最新的研究表明BsAb可以与相同疾病发生途径中的不同靶点抗原结合,阻滞和中和作用也都有所增强,还可以阻断单抗药物单一靶点疗法中出现的代偿现象。而且BsAb可与同一个靶抗原的不同抗原决定簇结合,使亲和力和抗体依赖的效应作用都有所增强[15,16]。
4) 三功能抗体(trifunctional antibodies)主要用于EPCAM阳性的恶性腹水、卵巢癌、胃癌的治疗。三功能抗体不仅具有两个不同的抗原(通常为T细胞上的CD3和肿瘤细胞上的抗原)结合位点,还具有完整的Fc片段[17,18]。
5) Fc片段工程抗体(Fc-engineered antibodies)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Fc片段能够介导抗体依赖细胞介导性细胞毒作用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以此来激活NK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加强抗体对抗原的杀伤力和治疗活性[19-21]。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抗体药物这种靶向药物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抗体药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肿瘤、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研究上,抗体应用更是有着突破性的进展。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目前一种常见的血癌,其细胞能表达高水平的表面糖蛋白受体CD44。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报告显示,他们已开发出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RG7356,该抗体能够绑定CD44并向其传递“死亡信号”,引导慢性淋巴白血病细胞自杀。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约有半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癌细胞表达ZAP-70,这类患者通常比不表达ZAP-70的患者症状严重。而RG7356却能统计显示癌细胞表达ZAP-70的量,并且可以诱导表达ZAP-70蛋白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因此研究负责人托马斯.基普斯表示,RG7356的临床试验将在不远的将来启动,真正意义上地为慢性淋巴白血病患者所用。
在心血管疾病的抗体药物的研发方面,如比利时的Ablynx公司是纳米抗体药物研究的领跑者,它的在研药物ALX-0081的二阶段药效概念证明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ALX-0081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与ALX-0681都处于临床II期,作用靶点为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 factor)。以全新的作用模式防止血栓形成和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适应症为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 ACS)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
家族性地中海热(FMF)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综合症(TRAPS)是两种罕见的严重遗传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特征为周期性高烧、皮疹、关节炎等,严重症状时可致命。2012年诺华(Novartis)公布了有关单抗药物Ilaris (canakinumab)的2项II期(FMF和TRAPS)临床研究的新数据。Ilaris (ACZ885)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靶向阻断促炎症因子IL-1β。诺华公布的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为期3个月的治疗期间,全部FMF患者的发作频率降低至少50%。试验涉及的9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在3个月治疗期间疾病没有发作,同时血液中炎症标志物水平也正常化。而对TRAPS的研究,经Ilaris治疗仅1周,90%的TRAPS患者便经历了显著的症状改善;治疗2周后,具有显著症状改善的患者达到了95%。并且经Ilaris的治疗后,TRAPS患者疾病无复发的平均时间达3个月。
以上的研究数据显示,Ilaris不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同时降低了疾病的发作频率。并且Ilaris (ACZ885)已获批用于冷吡啉相关周期性综合症(CAPS)的治疗。Ilaris (ACZ885)的研发成功不仅是单抗药物全人源化的又一个里程碑,更是自身免疫疾病的研发上的一大进步。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首发通常在35-55岁之间,其中女性受到的影响可能是男性的3倍。2012年安斯泰来(Astellas)和比利时UCB公司宣布,Cimzia (塞妥珠单抗,certolizumab pegol)上市许可申请已获日本卫生劳动福利部批准。Cimzia (塞妥珠单抗, certolizumab pegol)是唯一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无Fc抗肿瘤坏死因子(TNF)药物,用于治疗成人中度到重度的活动性风湿关节炎(RA) Cimzia。
据公司的临床试验项目的数据显示,超过2300名患者及4000病人年经验的4个多中心安慰剂控制对照第三期研究。并且certolizumab (200 mg每隔一周)和甲氨蝶呤(MTX)合用也要比单用MTX缓解RA症状、提高机体功能的效果要显著。在减少疼痛方面,患者用药的第一周就有起色,到24周后可以起到维持作用,维持期可达到1年之久。
因此,聚乙二醇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获批,不仅推动了对类风湿关节炎进一步研究,也推动了抗体药物在类风湿关节炎研发方面的发展[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抗体的发展阶段也从鼠源抗体,嵌合抗体再到人源化抗体,现已发展到全人源化抗体,成为近年来复合增长率最快的一类生物技术药物,已占现有生物制药研发总数的35%左右[
如今全球已有200多家公司正在研究抗体药物,已研发的单抗有100,000种,工程抗体有1000多种,人源化抗体约有200种,处于临床试验的不同阶段的单抗有220多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诊断和治疗用抗体500多种。经调查至2011年,单抗药物以480亿美元的销售额领跑全球药品市场[
综上所述,抗体药物的研发和进展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抗体药物的全人源化、靶向性可以得到更好地完善,同时对人体的伤害也会越来越小。抗体药物的价格一直都很高,但是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总有一天可以实现抗体药物的平民化发展,更好地广泛地实现抗体药物的药学价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