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也是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在戏剧、童话和小说方面的影响经久不衰,其中作为唯一一篇长篇小说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更是影响深远。小说讲述了一位天真无邪、相貌完美的贵族青年道林•格雷为永葆青春出卖灵魂,并且一步步堕落,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道林•格雷在这个过程中经受着道德和欲望的折磨,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因此,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探究小说中道林•格雷的堕落,分析道林•格雷所处的伦理环境、伦理混乱以及做出的伦理选择,探讨他如何醒悟,得到自我解脱。 Oscar Wild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British writers and artists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aestheticism. He has an enduring influence on drama, fairy tales and novels. Particularly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scar Wilde’s only long novel, has a profound impact.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an innocent and perfect looking young aristocrat, Dorian Gray, who sells his soul for eternal youth. Then he degenerates step by step and finally destroys himself. Dorian Gray suffers from the torment of morality and desire, inner conflict and struggle in this proc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Dorian Gray’s degen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nalyzing ethical environment, ethical confusion and ethical choice, and revealing how he awakens and gets relief.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也是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在戏剧、童话和小说方面的影响经久不衰,其中作为唯一一篇长篇小说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更是影响深远。小说讲述了一位天真无邪、相貌完美的贵族青年道林·格雷为永葆青春出卖灵魂,并且一步步堕落,最终走向毁灭的故事。道林·格雷在这个过程中经受着道德和欲望的折磨,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因此,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探究小说中道林·格雷的堕落,分析道林·格雷所处的伦理环境、伦理混乱以及做出的伦理选择,探讨他如何醒悟,得到自我解脱。
《道林·格雷的画像》,伦理环境,伦理混乱,伦理选择
Teng S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Received: May 27th, 2022; accepted: Jun. 20th, 2022; published: Jun. 27th, 2022
Oscar Wilde is one of the greatest British writers and artists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a representative of aestheticism. He has an enduring influence on drama, fairy tales and novels. Particularly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scar Wilde’s only long novel, has a profound impact.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an innocent and perfect looking young aristocrat, Dorian Gray, who sells his soul for eternal youth. Then he degenerates step by step and finally destroys himself. Dorian Gray suffers from the torment of morality and desire, inner conflict and struggle in this process. Therefore,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Dorian Gray’s degen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analyzing ethical environment, ethical confusion and ethical choice, and revealing how he awakens and gets relief.
Keywords: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Ethical Environment, Ethical Conflict, Ethical Choic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beplay安卓登录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奥斯卡·王尔德是唯美主义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作家和艺术家。他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影响深远。小说讲述道林·格雷是一名长在伦敦的贵族少年,相貌极其俊美。道林见了画家霍尔沃德为他所作的画像,发现了自己惊人的美,在亨利勋爵的蛊惑下,他愿意用灵魂与画像交换青春。他沉溺于物质享受,放纵自己的欲望,抛弃伦理道德,逐渐堕落甚至犯下罪恶。他的外表保持清新和健康,而他的画像却变得丑陋不堪。最终他不堪折磨,用刀子刺向画像,最终却将自己刺死,画像也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小说出版之初,英国报界对它进行了抨击,认为它充满了道德与精神沦丧的臭气。虽然小说一开始受到了批评,但随着对王尔德研究的深入,渐渐地也被接受和喜爱。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包括唯美主义、叙事、精神分析、比较研究、翻译研究、原型批评、后殖民主义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道德的角度研究王尔德及其作品,而对于《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道林·格雷的堕落,探讨他的醒悟与解脱。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在两场学术会议上提出来的。聂珍钊教授将文学伦理学定义为“是一种从伦理视角认识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阅读、理解、分析和阐释文学的批评理论与方法” [
“伦理环境就是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主张从历史的视角对文学中各种社会生活现象进行客观的伦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
冷酷无情的亲情关系也是导致道林·格雷的堕落一个重要因素。道林·格雷虽然出身贵族,但从小失去父母,缺少温暖与关怀。“一个美丽的女人为了一段狂热的激情不顾一切;一桩丑恶奸诈的罪恶终结了几个星期狂野的欢乐;几个月无声的苦痛,继而是一个孩子在痛苦中诞生;母亲被死神攫走,孩子留给了孤独和一个铁石心肠的老头的暴虐。” [
小说中,在内心的欲望和亨利勋爵的诱惑下,道林·格雷的伦理身份和伦理思想发生巨大转变和冲突,从而导致他陷入伦理混乱,逐渐迷失自我。“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在众多文学文本里,伦理线、伦理结、伦理禁忌等都同伦理身份联系在一起……伦理身份的变化往往直接导致伦理混乱。” [
“在文学文本中,所有伦理问题的产生往往都同伦理身份相关。伦理身份有多种分类,如以血亲为基础的身份、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身份、以道德规范为基础的身份、以集体和社会关系为基础的身份、以从事的职业为基础的身份等。” [
“伦理冲突是对文学作品里存在的伦理现象的一种描述,即在某部文学作品中存在不同的伦理立场,各方的立场存在对立、发生交集并产生困难。由于伦理观念的不同所导致的伦理冲突,在文学作品里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 [
“人类经过伦理选择把自己从兽中解放出来后,伦理意识才开始出现,善恶的观念才真正产生。伦理选择是人择善弃恶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途径。” [
“伦理选择在本质上是做人还是做兽的伦理身份的选择,做人的动力来自人性因子,做兽的动力来自兽性因子。人性因子转化成理性意志在人身上发生作用,是引导人做人的力量。兽性因子转化成自然意识在人身上发生作用,是推动人做兽的力量。” [
“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在人的身上,这两种因子缺一不可,但是其中人性因子是高级因子,表现为理性意志,兽性因子是低级因子,表现为自然意志,因此前者能够控制后者,从而使人成为有伦理意识的人。” [
奥斯卡·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虽然主张艺术不涉及道德,但是他的创作离不开伦理道德。他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展现了道林·格雷堕落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做出的伦理选择,也体现了王尔德艺术主张和艺术实践的矛盾。因此,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当时的伦理环境对道林·格雷的影响,伦理混乱带来的挣扎与折磨以及最终的伦理选择,探索道林·格雷的堕落与醒悟。道林·格雷所处的伦理环境导致他自我发展不完善,为之后的堕落留下隐患。在亨利勋爵的引诱下,他追求欲望和享乐,放弃道德约束。在这一过程中,伦理身份发生改变,导致他面临伦理思想的冲突。一方面,他深受亨利勋爵享乐思想的影响,放弃道德的约束,放纵欲望,追求享受。另一方面,贝泽尔的劝告和画像的改变使他生活在恐惧和谴责之中。在两种力量的不断斗争中,道林的理性意志终于觉醒,开始改变自己,做道德之人。但是由于罪恶太深,道林承受不住伦理道德的重压,选择刺破画像。最终,道林被刺而死,画像恢复如初。这是道林犯罪后醒悟,也是得到救赎的最好的方式,既选择伦理道德的惩罚,又结束了他堕落罪恶的生活。总而言之,通过分析道林的堕落与罪恶,提醒人们保持理性意志,坚守初心,明辨是非善恶,遵守伦理道德的约束,更好地享受生活。
孙 滕. 迷失与醒悟——《道林•格雷的画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An Interpretation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J]. 世界文学研究, 2022, 10(02): 224-229. https://doi.org/10.12677/WLS.2022.1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