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y on the Status quo and Strategies of Learning Quality of Children in Puzzle-Oriented Area of Mixed-Age Class—Taking R Kindergarten in C City,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learning qualities of young children are their attitudes or tendencies in learning situations,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promoting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By selecting the mixed-age class of kindergarten R in C, Yun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 mainly used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ation as the research methods to observe the behavioral performance of the children in the mixed-age class in the puzzle area activities from five dimensions: curiosity and interest, persistence and concentration, autonomy,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and reflection and explanation, SPSS27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of their learning quality, which is generally in the middle to upper level. There were large differences in gender and age,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the five dimensions.
Mixed-Age Class
在幼儿园内,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区域活动中就包括了益智区。区域的发端,最早是以“开放教育”为理念而提出的。英国博物馆教育家莫莉·哈里森(Molly Harrison)是这一领域的开创者,她把那种“以孩子为本”的观念运用到了幼儿园的教学中,她对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材料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划
美国在其2010版《开端计划儿童发展与早期学习框架(3~5岁)》中提出,儿童的学习质量包括:积极性和好奇心,毅力和注意力,合作等
“益智区”的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儿童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儿童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政府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将学习品质定义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
首先,儿童的学习质量对儿童的认识水平和学习水平有促进作用。一份调查结果显示,那些在注意力、毅力、学习态度上比较活跃的孩子,在与其它孩子的互动中也会比较活跃,而且很有建设性。另外还有一些调查显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整和表达的能力,能够很好地预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很少,但这也表明,儿童的学习质量也会对其将来的EQ (或观察性智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情商”,可以说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是一种决定你人生发展的能力。而一个人是否有高情商,也会决定他在生活中能否游刃有余,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和事业。
云南省R幼儿园,占地面积2639.43平方米,幼儿园现有九个教学班,在园幼儿362名。配有操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室活动区域、礼堂。环境优美,富有童趣且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良好的设施设备,为幼儿提供了健康成长的基础。幼儿园荣获“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幼儿园”。笔者所在的实习班级为R幼儿园的混龄一班,由小班,中班,大班三个班中随机抽取若干幼儿组成,共有三名主班教师和一名保育员,大班幼儿共十名,小班幼儿共16名,中班幼儿16名,共有幼儿42名。该幼儿园益智区在教室的左上角,材料投放齐全,有角色扮演类的和科学类的,还有许多美工类器具和棋盘类的材料等。
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分别搜索“益智区”“混龄教育”“学习品质”有关文献,通过国内外研究,整理并分析了该题目中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指导笔者的论文。
本研究以益智区为实验对象,运用不参与性观察方法,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行为学观察。本实验采用《幼儿学习品质观察评定表》,对混龄班级的幼儿进行了学习品质观察,并对其学习品质进行了评估。同时,通过摄像器材,将一些具有较强代表性的事件记录下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本文使用的观察量表是根据王宝华、冯晓霞等人所著的《儿童学习品质观察评定表》及指导小组所著的《学习品质领域测查量表》,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进行修改。该观察量表由5个维度7个项目组成(详见附录)并将这七项二级指标赋予分值,1~5分不等。
本研究通过对15名教师和10名家长的访谈来了解教师和家长对学习品质的认识,教师在益智区区域活动中的自身定位,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关注点,家长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来探究幼儿学习品质呈现不同的原因,以期提出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针对性教育建议和策略。
笔者把五个维度分别赋予分值,1~5分不等,共观察了40名幼儿,共七项二级指标,一共得到数据280份。笔者以平均值为分界点,高于平均值则为学习品质较好,低于平均值则学习品质较差。40名幼儿的得分总值为901分,得出平均值约为3.2,高于平均值的有117份,占总数的约42%;低于平均值的有163份,占总数的约58%。除此之外,笔者运用SPSS对数据做了简单的数据描述分析,每个维度的每一项指标得出以下数据,由
对活动的热情程度 |
对操作材料的兴趣 |
坚持一段时间 |
专心做事,不三心二意 |
自主性 |
想象与创造 |
反思与解释 |
有效的N(列表状态) |
|
N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极小值 |
2 |
2 |
2 |
2 |
2 |
2 |
2 |
|
极大值 |
4 |
4 |
4 |
4 |
4 |
4 |
4 |
|
均值 |
3.40 |
3.33 |
3.22 |
3.28 |
3.23 |
3.27 |
3.17 |
|
标准差 |
0.672 |
0.656 |
0.733 |
0.716 |
0.698 |
0.716 |
0.712 |
混龄班益智区幼儿男生人数共26人,占总人数的65%;女生人数共14人,占总人数的35%。如
性别 |
对活动的热情程度 |
对操作材料的兴趣 |
坚持一段时间 |
专心做事,不三心二意 |
自主性 |
想象与创造 |
反思与解释 |
|
男 |
均值 |
3.35 |
3.38 |
3.31 |
3.27 |
3.31 |
3.46 |
3.27 |
N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26 |
|
标准差 |
0.629 |
0.637 |
0.618 |
0.667 |
0.736 |
0.647 |
0.724 |
|
女 |
均值 |
3.50 |
3.21 |
3.07 |
3.29 |
3.07 |
2.93 |
3.00 |
N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
标准差 |
0.760 |
0.699 |
0.917 |
0.825 |
0.616 |
0.730 |
0.679 |
|
总计 |
均值 |
3.40 |
3.32 |
3.22 |
3.27 |
3.22 |
3.28 |
3.18 |
N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
标准差 |
0.672 |
0.656 |
0.733 |
0.716 |
0.698 |
0.716 |
0.712 |
根据
年龄 |
对活动的热情程度 |
对操作材料的兴趣 |
坚持一段时间 |
专心做事,不三心二意 |
自主性 |
想象与创造 |
反思与解释 |
|
5~6岁 |
均值 |
3.57 |
3.57 |
3.71 |
3.43 |
3.64 |
3.57 |
3.36 |
N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14 |
|
标准差 |
0.646 |
0.514 |
0.469 |
0.756 |
0.497 |
0.514 |
0.745 |
|
3~4岁 |
均值 |
3.10 |
3.10 |
2.50 |
2.80 |
3.00 |
3.30 |
2.80 |
N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标准差 |
0.738 |
0.876 |
0.707 |
0.789 |
0.667 |
0.483 |
0.632 |
|
4~5岁 |
均值 |
3.44 |
3.25 |
3.25 |
3.44 |
3.00 |
3.00 |
3.25 |
N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16 |
|
标准差 |
0.629 |
0.577 |
0.577 |
0.512 |
0.730 |
0.894 |
0.683 |
|
总计 |
均值 |
3.40 |
3.32 |
3.22 |
3.27 |
3.22 |
3.28 |
3.18 |
N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40 |
|
标准差 |
0.672 |
0.656 |
0.733 |
0.716 |
0.698 |
0.716 |
0.712 |
这一维度的二级指标分别是幼儿对益智区活动的热情程度和对材料的操作兴趣来评分,以平均值为界点,按照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活动和对材料的操作兴趣程度人数统计如
维度 |
平均值(分) |
低于平均值(人) |
百分比% |
高于平均值(人) |
百分比% |
中位数 |
对活动的热情程度 |
3 |
20 |
50 |
20 |
50 |
3 |
对操作材料的兴趣 |
3 |
22 |
55 |
18 |
45 |
3 |
如
维度 |
平均值(分) |
低于平均值(人) |
占比% |
高于平均值(人) |
占比% |
中位数 |
能够坚持一定时间 |
3 |
24 |
60 |
16 |
40 |
4 |
能够专心做事,不三心二意 |
3 |
23 |
57 |
17 |
43 |
4 |
如
维度 |
平均值(分) |
低于平均值(人) |
占比% |
高于平均值(人) |
占比% |
中位数 |
愿意参加活动 |
3 |
23 |
57 |
17 |
43 |
3 |
如
维度 |
平均值(分) |
低于平均值(人) |
占比% |
高于平均值(人) |
占比% |
中位数 |
具有想象力,产生创意想法 |
3 |
27 |
67 |
13 |
33 |
3 |
如
维度 |
平均值(分) |
低于平均值(人) |
占比% |
高于平均值(人) |
占比% |
中位数 |
解释原因的能力 |
3 |
26 |
65 |
14 |
35 |
3 |
通过对观察量表的分析,可以知道,混龄班益智区幼儿的学习品质的五个维度都有待提高,性别以及年龄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男生明显在益智区的表现较好,中大班幼儿比小班幼儿表现较好。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以及笔者所学知识,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这个方面:
第一,在好奇心与兴趣方面,幼儿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在后天对某些事物的感兴趣方面当中,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益智区这一区域活动当中,幼儿对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就能很好体现幼儿的学习品质情况。而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除了幼儿自身的生理结构的不同这一原因外,同伴关系也会影响其好奇心与兴趣,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加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联系,同时幼儿有了较亲密的关系之后,能够对益智区的材料显现出更高的好奇心与兴趣。
第二,在坚持与专注方面,本研究对象表现出较差的坚持与专注度,在益智区活动中,把玩材料的坚持时间和专注时间较短。究其原因,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在家庭方面,幼儿园方面,教师本身和幼儿本身都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幼儿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教师在益智区对幼儿的指导、家长对幼儿学习能力的忽视以及幼儿园在益智区创设的投入等。
第三,在自主性方面,幼儿在益智区参加活动时的意愿明显较低,大部分幼儿会选择简单有趣的区域,并不是说益智区没有趣味,而是益智区材料的投放有待提高,以及教师的合理引导不到位所致。
第四,在想象与创造方面,从幼儿在益智区活动中的表现来看,纸杯的简单垒高是每位幼儿都能做到的,而要做出花样,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混龄班幼儿是有所尚缺的。由于年龄的差异,年龄小的幼儿明显比年龄大的幼儿表现出较差的创造性,这也是由于自身的生理发展不同,以及阅历的不同,年龄高的幼儿见过的事物相比于年龄低的幼儿要多,思维也比较丰富。
第五,在反思与解释方面,大部分的幼儿园老师对如何培养幼儿的不断反思自己和拥有解释的能力是尚缺的。在访谈中,有教师提到许多幼儿在益智区表现出不能够解释自己为什么失败,或者再次尝试错误从而得出解决方案。作为老师,可以对孩子的解释能力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更多的解释。仅仅是思考的能力,老师就很难指导了。反省通常是在孩子被批评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思考自己为什么被批评,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在活动中,有许多地方并不容易表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评估的作用。虽然孩子们的自我评估意识在逐渐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们就没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评估。幼儿的评价通常是自身,教师也要对那些在区域活动中有不同表现的幼儿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在引导幼儿向别人学习并反思自己。
创设真实的问题和情景可以让幼儿园的益智区更加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环境模拟:根据实际场景模拟出各种环境,如超市、医院、动物园等,让幼儿在模拟环境中体验角色扮演和问题解决。道具配备:在益智区配备各种与实际场景相符合的道具,如水果蔬菜、医疗器械等,让幼儿在体验中感知事物。问题创设:提出与实际场景相符合的问题,如超市购物时的物品计算、医院护理照顾等,让幼儿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角色扮演:让幼儿在体验中扮演角色,如扮演售货员、医生、老师等,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思考,获得成长。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方式,如种植绿植、制作手工制品等,激活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让幼儿得到实际锻炼。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园益智区创设真实的问题和情景,帮助幼儿在游戏和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成长和发展。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主动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这在本质上也是对孩子的元认知能力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孩子们的深度学习效率。幼儿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教师评估都是影响幼儿自我评估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提升幼儿在益智区中的深度学习自我评估,可以采用如下的辅助策略:指导幼儿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儿童的自我评估受限于他们的认识水平,所以老师应该帮助他们理清自己的想法,并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估。
一种生动活泼,容易被孩子接受,贴近孩子们的真实生活,能引发孩子们的共鸣的教育方式。其次,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越是清楚,孩子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尽可能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帮助幼儿克服注意力分散。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注意力的培养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将有意识的注意与无意的注意联系起来,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的注意变得松懈,并且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注意状态。
幼儿的注意持续的时间是很短的,同时范围也很小。除此之外,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自身的情绪、与之相处的同伴及环境的影响,注意会随着他们自己的兴趣而发生变化。例如益智区幼儿在下棋时,旁边的幼儿的语言会影响到下棋者的判断,从而错失赢棋的机会。因此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注意力的测试,来对幼儿的注意力进行培养。比如:在一定的时间内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数字接龙或者你问我答等,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幼儿在益智区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对孩子做得好的行为给予积极的评价,并鼓励他们再一次出现类似行为。
手脑并用,对儿童的思考与实践活动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小组教学、小组教学等形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活动区中,老师可以尊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让孩子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并且要按照孩子们的需求进行更新和创意。
反思和迁移是指孩子可以积极地去寻找他们之前所讲过的知识,并且可以回忆起在活动中老师所讲的东西,根据记忆,运用所学到的东西去解决相似的问题,或者去学习。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某些现象与教学联系起来,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深入思考,让孩子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可以教会孩子将所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不同的领域,这就是教会孩子们如何进行迁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幼儿的教育当中,学习品质的培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学习习惯和品质的黄金时期。因此,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所以本文在研究幼儿学习品质现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培养建议,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教育灵感,最终目的就是落在幼儿身上,促进幼儿的深远发展。同时,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应注重兴趣导向。幼儿天生好奇、好问、好动,这是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方式满足自己的探索欲望。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因材施教,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除此之外,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幼儿阶段,学习成果并非主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因此,教育者应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方法和思维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大胆尝试。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培养出自信、勇敢、坚韧等品质。最后,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应注重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优势。因此,教育者应当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