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em Servic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324-7908 2324-7916 beplay体育官网网页版等您来挑战! 10.12677/ssem.2024.135068 ssem-96924 Articles 经济与管理 “双碳”背景下龙源电力新能源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
Dynamic Value Chain Mode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New Energy Talent at Longyuan Power under the “Dual Carbon” Goal
华玉婷 1 2 辽宁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29 08 2024 13 05 554 559 23 8 :2024 16 8 :2024 16 9 :2024 Copyright © 2024 beplay安卓登录 All rights reserved. 2024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领域,新能源行业需要培养具备高水平技术技能的人才。本文以龙源电力为例,探讨了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动态价值链模型。研究表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能够有效整合目标管理、主要活动、辅助活动与评估活动四个部分,构建出一个系统、科学的新能源人才培养体系,从而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In the global context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China has proposed the “Dual Carbon” goals. As a crucial sector for achieving these objectives,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needs to cultivate talents with high-level technical skills. This paper takes Longyuan Power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importance of cultivating new energy technical skills talent under the “Dual Carbon” context and its dynamic value chain model.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ynamic value chain mode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echnical skills talent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goal management, main activities, support 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 activities. It builds a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new energy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thereby providing a solid talent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s.
新能源,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价值链
New Energy
Talent Development Technical Skills Value Chain
1. 引言 - beplay安卓登录

202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126亿吨,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4% [1] 。这其中,电力行业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2] 。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降低电力行业碳排放,中国政府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能源结构“双碳”发展目标,这意味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期。

作为全球领先的清洁低碳能源科技的先行者,国家能源集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关键目标 [3] ,提出了建设“优秀专家、大国工匠、青年人才”三支队伍的体系策略。具体来讲,优秀专家队伍是实现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主力军;大国工匠队伍是实现产品卓越、品牌卓著的排头兵;青年人才队伍是实现稳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龙源电力作为集团新能源发展的主力军,“十四五”期间也主要从人才发展质量、人才培养模式、人才使用机制三个维度始终如一地探索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4] 。在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质量方面,龙源电力持续关注“新能源+”新业态 [5] [6] ,比如新能源与农业、交通、建筑、环保等行业相互交叉融合,加强培养多层次、系统化链接配套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结合数字化转型新要求,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在不同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相融通。在创新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龙源电力树立在实践中培养人才的导向,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实现老中青梯次结合,避免因人才断档而被迫采取阶段性、运动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龙源电力要积极宣传人才政策,讲好人才故事,打造人才平台,打造惜才、爱才、育才、用才、励才、护才的企业文化。在完善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使用机制方面,龙源电力既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要大胆委以重任,也要对技术技能人才科学使用,依法合规、有理有据、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

2.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 2.1. 价值链模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价值链模型(Michael Porter’s Value Chain Model, MPVCM)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形成的主要理论依据,由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首次提出 [7] 。价值链模型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8] [9] 。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传统价值链模型中的辅助活动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 [10] ,但是人力资源价值链模型没有真正意义上使用价值链模型,只是从人力资源视角阐述价值产生过程,没有构成价值链体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愈发关键,人才成长的过程其实质是人才价值增量的过程,但尚未有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价值链模型相结合的探索。从价值链视角审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可以发现技术技能人才是价值链的最终产出以及人才培养各环节具有高度的连接性、系统性。

2.2.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内涵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目标、主要活动、辅助活动以及评估活动 [11] (见 图1 )。这四个部分有机链接,构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Figure 1. The dynamic value chain model for technical skills talent development--图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

① 目标统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企业创造高价值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体系的分析应从价值角度出发,审视各个人才培养环节,识别对人才培养有价值的活动。一般来说,目标具有方向性,激励性,基准性三大作用 [12]

② 主要活动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中的主要活动指的是能够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产生价值的一系列价值活动。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基本活动可以分为选才、育才、评才、推才等四个活动 [13]

③ 辅助活动

分工体系和支撑体系虽然并不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直接作用,但支撑主要活动发挥价值。辅助活动有助于构成一个高效、有序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环境,确保各项主要活动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得到高效执行,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工具和政策支持,确保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缺乏辅助活动,目标、主要活动和评估活动 [14] 的进行都会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配置不足、培养动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激发等,进而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人才难以获得全面的技能提升和实践机会,最终削弱组织竞争力,限制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④ 评估活动

评估活动是指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进行评估,全方面掌握现在培养项目各个环节的实施成效,以此推进主要活动、辅助活动的优化升级。评估活动能够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系统思考能力和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工作绩效和业务运作水平、优化企业内外部培养资源、保持企业内部持续学习气氛 [15]

3. 龙源公司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建设

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是新能源企业为满足新能源技术领域需求,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实践培养,对技术技能人才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过程。这一过程专注于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在特定技术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同时满足技术技能人才个人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构成,旨在系统化和规范化人才培养的过程,应当包含目标、过程、评价,还需要有保障机制。因此,龙源公司基于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构建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如 图2 所示。

Figure 2. The new energy technical skills talent development system--图2. 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3.1. 总体框架介绍

以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为指导框架,公司构建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目标管理体系、组织分工体系、支撑保障体系、项目运营体系以及效果评估体系,弥补了SECI仅仅关注知识转化而忽略培养体系的缺点。组织分工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是辅助活动,项目运营体系包括了选才、育才、评才、推才等主要活动,效果评估体系是评估活动,弥补了双三螺旋理论强调培养主体的协同而缺乏具体措施的不足。目标管理体系引领统筹其他四大体系,分工体系与支撑保障体系则是项目运营体系的稳固基石。项目运营体系中产生的数据为效果评估体系提供了关键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因此效果评估体系可以指导改进项目运营体系,也优化配置组织分工体系以及支撑保障体系,使其能够更好发挥作用。此外,在项目运营体系中对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之后,效果评估体系会对其进行培训效果评价。

3.2. 目标管理体系

“十四五”期间,龙源公司的人才培养工作总体目标是:助力人才队伍建设稳居可比企业领先行列、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保持可比企业领先。目标设定应当符合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与其他目标相关的以及有截止日期的SMART原则。基于公司战略规划以及国家能源集团要求,公司设定了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包括了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阶段目标方面,公司在“十四五”时期计划分三步走,推进落实人才培养工作。三个阶段分别为创变期“体系化”(2021~2022年)、质变期“特色化”(2023~2024年)和蝶变期“品牌化”(2025年)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渐序推进,同时也明确各自主题和目标任务。

3.3.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使组织内部不同职能部门相互关系实现系统化、合理化的有效手段,是使组织运行整体一致的核心协调机制。因此,为使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价值链模型能够在公司中更好落地,公司设计组织分工体系,包括公司、新能源发电企业、培训中心、人才培养基地以及新能源场站(班组)。公司的基本定位是由组织人事部牵头,立足于抓基础、抓共性、抓关键,聚焦公司战略性核心及战略性关键人才的培养;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基本定位是接受组织人事部指导,立足于实际业务应用,聚焦推动本企业人才队伍专业技术、技能提升;培训中心基本定位是公司级人才培养项目的专业实施机构,工作重点是配合组织人事部策划、实施公司级人才培养项目,及统筹、指导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基地的基本定位是以满足本区域安全生产管理需求为重点。新能源场站(班组)的基本定位是接受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统一指导和管理,立足于自主学习、日常集体学习,聚焦员工自身深层次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3.4. 支撑保障体系

保障措施是通过风险管理、资源优化、流程规范、沟通协调、合规性保证、持续监控、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及利益相关者参与等多方面的支持,为活动提供了稳固的运作基础,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为了使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价值链模型能够更好落地,公司设计了支撑保障体系。支撑保障包括了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以及人才培养的核心机制。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包括了课程、师资、学员、预算、信息化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机制包括人才牵引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包括了课程、师资、学员、预算、信息化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机制包括人才牵引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

3.5. 效果评估体系

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价值链模型中的主要活动包括了评和估,即对人的评价和对培养项目的评价。因此,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了效果评估体系,主要有对培养项目的评价以及与绩效、能力、潜力相联动。对培养项目的评价包括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效果评估体系还包括人才培养与绩效、能力、潜力相联动。具体来说,绩效的考核结果与改进要点是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输入,绩效改善的情况是人才培养有效性的检验手段之一。

4. 小结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龙源电力通过构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系统化、规范化了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该模型从目标管理、主要活动、辅助活动以及评估活动四个方面入手,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该人才培养体系将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挑战。

Baidu
map
References IEA (2024) Change in CO 2 Emissions by Driver in China, 2022-2023. >https://www.iea.org/data-and-statistics/charts/change-in-co2-emissions-by-driver-in-china-2022-2023 王丽娟, 张剑, 王雪松, 等. 中国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22, 35(2): 329-338. 中共国家能源集团党校(领导力建设和人才评价中心) [J]. 中国领导科学, 2023(3): 130. 韩明, 朱志成, 赵君丽, 等. 风电企业科技项目管理与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创新与实践[C]//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现代化管理创新5年经典案例集(《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一期增刊). 北京: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 2015: 4. 林水静. 电力行业新业态蓄力生长[N]. 中国能源报, 2024-08-05(008). 陈星星, 田贻萱.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优势潜能与取向选择[J]. 改革, 2024(5): 112-123. Michael E. Porter. 竞争优势[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5. 夏杰, 司莉娜.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 4(3): 15-17. 邓汝春, 陈广仁. 职业教育中物流人才价值链模型的构建研究——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J]. 物流技术, 2015, 34(14): 47-50. 刘力钢, 隋鑫. 企业绩效与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耦合性分析——价值链理论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的应用[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4): 108-113. 高如. Y能源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3. 毕树沙. 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须深化“三教”改革[J]. 江苏教育, 2020(52): 8-12. 胡建华, 肖淑平.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价值意蕴[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21, 42(6): 7-12+18. 祝唐丽.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小学教师资源共享机制与路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4. 曲丹枫. G电器公司生产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