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与效果研究
Research on Implementation Plan and Effects of Computer Audit Experimental Course Reform
DOI: 10.12677/ve.2024.136379,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 琼:广州南方学院会计学院,广东 广州
关键词: 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Computer Audit Experimental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Implementation Effects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审计已成为审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审计实验课程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审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改革实施方案,并通过效果研究验证其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审计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方案,包括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实践环节的加强等。最后,通过进行实施效果的分析,验证了课程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为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改革及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aud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dit field. However, traditional audit experimental courses often have problems such as single teaching content,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s, and insufficient practical links, making it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audit talent train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reform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computer audit experimental course and verify its effectiveness through effectiveness research.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ditional audit experimental courses, and then proposes targeted reform plans, including adjustment of course content,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engthening of practical links.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plan were verified by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The research of this article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mputer audit experimental courses.
文章引用:张琼. 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与效果研究[J]. 职业教育发展, 2024, 13(6): 2479-2484. https://doi.org/10.12677/ve.2024.136379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审计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在审计领域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计算机审计不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推动了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数据系统与工具的使用甚至改变了审计程序。然而,一般审计实验课程的设置往往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1] [2],难以满足现代审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对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前审计教育的重要任务。

2. 传统审计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单一

韩瑞宾[3]指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审计行业处在积极的变革中,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审计人员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围绕审计任务目标构建审计模型,挖掘财务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化处理,进行大数据审计分析,快速发现审计问题并形成审计报告。而目前传统审计实验课程通常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数据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审计理论、审计方法和审计案例进行讲解,缺乏与计算机分析等提升学生数据思维相结合实验教学。这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必要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技能,难以适应当前信息化审计的整体需求。

2.2. 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审计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往往采用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缺乏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限制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张杰等[1]在研究中指出,根据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项目式教学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3. 实践环节不足

传统审计实验课程的实践环节往往局限于课堂内的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缺乏与实际审计工作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尽管我们已经身处大数据时代,但教学中对信息化要求不高,涉及前沿技术的课时安排有限。在构建审计实践课程框架时,本应更注重审计理论与审计技术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操能力。然而,现实条件下,教师在开展大数据审计实践课程时,理论知识与现实审计操作环境割裂,教学内容与审计实务工作距离较大[4],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从校园过渡到职场,限制了学生对新技术及行业的适应与理解。

3. 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3.1. 课程内容的调整

1. 增加计算机审计技术的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中,应增加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相关的教学内容,如数据库技术、审计软件操作、审计建模等。这些内容是计算机审计的基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通过增加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具备处理和分析电子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化审计能力。

2. 引入最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审计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升级。因此,在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中,应引入最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如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嵌入式数智化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挑战[5]

3. 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整合

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应与其他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如审计学、税法、中级财务会计等。通过整合,可以实现有限教学资源的最佳搭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整合后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3.2. 教学方法的创新

1. 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

在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中,应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引入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践

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践是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和模拟实践场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审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6]。同时,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在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效果[7]。同时,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3.3. 实践环节的加强

1. 建立校内实习基地

为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建立校内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校内实习基地可以配备先进的审计软件和硬件设备,模拟真实的审计工作环境和流程。学生可以在实习基地中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是加强实践环节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与审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与企业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审计工作的需求和流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8]。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或参与课程设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

为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4. 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研究

4.1. 实施效果分析方法

为了评估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验证。以下是我们采用的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并向学生和教师发放,收集他们对改革方案的评价和反馈意见。问卷内容可以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满意度和意见。

首先是问卷设计,问卷内容涵盖了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满意度和意见,共设计了20个问题,包括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其次是样本选择,随机抽取了参与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的13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然后是数据收集:通过线上问卷平台发放问卷,并设置了截止日期,确保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和时效性。

最后是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从课程满意度、教学方法满意度、实践环节满意度和开放性意见四个方面展开。课程内容满意度:91%的学生表示改革后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其中74%的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教学方法满意度:87%的学生认为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践环节满意度:96%的学生对加强后的实践环节表示满意,认为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开放性意见:许多学生提到,改革后的课程让他们更加了解计算机审计的实际应用,也让他们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审计工作。同时,我们也对调查问卷的信度进行了检验,本次调查Cronbach’s Alpha系数(α = 0.83)表明其信度非常好,调查结果可信。

  • 访谈分析法

通过与学生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改革方案的看法和意见。访谈内容可以包括改革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等方面。

首先是访谈设计,设计了包含10个问题的访谈提纲,涵盖了改革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等方面。其次是样本选择:选取了10名参与课程的学生和3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然后是数据收集:通过面对面访谈或线上视频访谈的方式,记录访谈内容。最后从学生和教师维度分析访谈结果。

学生访谈得出课程改革评价:首先是优点,所有学生都提到了改革后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实践环节也得到了显著加强。其次是不足,部分学生表示,课程难度有所增加,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另外建议,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实践。

教师访谈分析出对课程改革的评价:首先是优点,教师们普遍认为改革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是困难,部分教师表示,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教学资源和时间分配上的挑战。另外提出建议,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实施改革方案。

  • 成绩分析法

通过对比改革前后的学生成绩,评估改革方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成绩分析可以包括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等指标的比较。

首先是数据收集:我们收集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改革前后的两次考试成绩,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的成绩。其次是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成绩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分、标准差、最高分、最低分等指标,并绘制成绩分布图。最后是数据分析结果。

首先是对改革前后课程平均分对比的结果。改革前,实验组的理论考试平均分为75分,实践操作考试平均分为70分;对照组的理论考试平均分为74分,实践操作考试平均分为69分。改革后,实验组的理论考试平均分提升至83分,实践操作考试平均分提升至86分;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平均分仅提升至76分,实践操作考试平均分提升至70分。由此可见,改革后实验组的成绩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说明改革方案对提升学生的成绩有显著效果。

其次是改革前后课程分数标准差对比的结果。改革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标准差均较大,说明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较大。改革后,实验组的成绩标准差有所减小,说明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逐渐缩小,整体成绩水平更加均衡。而对照组的成绩标准差变化不大。

然后是改革前后课程分数分布图对比的结果分析。改革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分布图均呈现正态分布,但实验组在低分段的人数较多,高分段的人数较少。改革后,实验组的成绩分布图发生明显变化,低分段的人数显著减少,高分段的人数显著增加,说明改革方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水平。而对照组的成绩分布图变化不大。

最后是改革前后课程分数优秀率与及格率对比。改革前,实验组的理论考试优秀率为14%,及格率为92%;实践操作考试的优秀率为12%,及格率为84%。改革后,实验组的理论考试优秀率提升至31%,及格率提升至96%;实践操作考试的优秀率提升至24%,及格率提升至94%。相比之下,对照组的优秀率和及格率提升幅度较小。这说明改革方案在提高学生的优秀率和及格率方面也具有显著效果。

  • 实践能力评估法

通过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验证改革方案在实践环节方面的效果。实践能力评估可以包括实验操作、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估。

首先是操作技能评估数据,在审计软件熟练度方面:92%的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款主流审计软件(如审计之星、ACLIDEA等)。77%的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审计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任务。在数据处理能力方面:86%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和平衡检测。68%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据模型的构建和优化。

其次是问题解决能力评估数据,在案例分析表现方面:在给定的审计案例中,72%的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分析问题所在。53%的学生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审计过程中。在模拟审计项目表现方面:在模拟审计项目中,82%的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审计任务,并准确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64%的学生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

最后是团队协作能力评估数据,在团队项目表现方面:在团队审计项目中,94%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和协作。79%的团队能够按时完成项目任务,并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在沟通与合作方面:88%的学生在团队中能够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72%的学生能够主动承担团队责任,为团队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4.2. 课程改革整体实施效果分析

1. 学生对改革方案实施后的课程满意度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对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课程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他们认为改革后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实践环节更加丰富有趣。同时,他们还认为改革方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通过成绩分析发现,改革后的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升。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等指标均有所提高。这表明改革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水平。同时,通过实践能力评估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 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改革方案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他们还认为改革方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教师们还表示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审计人才的需求。

4.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和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审计工作的需求和流程,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学生还能够了解社会需求和职业发展动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 总结与展望

传统审计实验课程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实践环节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审计人才培养的需求。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包括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实践环节的加强等方面。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审计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实施效果的分析发现,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改革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对改革方案的满意度提高,学习效果显著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审计领域的不断变化,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整合和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关注最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动态,及时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计算机审计实验课程的发展和创新。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为培养更多适应信息化时代需求的优秀审计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

2023年院级课程改革项目:《计算机审计及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杰, 张梦婷, 叶扬. 培养复合型金融审计人才的路径研究[J]. 审计与理财, 2024(4): 34-36.
[2] 郑秀杰, 董丽英. 基于ERP环境的计算机审计实验教学模式调查研究[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12): 5-6.
[3] 韩瑞宾. 大数据技术驱动下的本科院校审计实践教改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4, 45(21): 175-177.
[4] 赵中宝.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外企业文化, 2023(8): 172-174.
[5] 谢娟. 数字化赋能财务审计的价值意蕴及机遇[J]. 理财, 2024(6): 22-23.
[6] 张慧玲, 陈勇, 李晓斌, 等. PBL教学法在动物生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5): 154-155.
[7] 范丹雪. 数字经济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升级研究[J].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40(2): 80-83.
[8] 常艳. 基于提升职业判断能力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 财政监督, 2019(10): 105-1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