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代表人物之一,马尔库塞的生态哲学思想独树一帜。马尔库塞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观在现代社会中已然陷入困境,基于此他创造性地提出生态哲学中的自由与解放理念,提倡从生态维度重新审视自由,将自然解放与人类解放相统一。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指出这种发展模式或将威胁到人类文明的持久永存。首先,就自由与解放理念在生态哲学中的具体内涵而言,马尔库塞提出“双向解放”。其次,马尔库塞揭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指出若要实现自由与解放,须得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取而代之建立一种符合生态原则的新型社会制度。然后,在实现自由与解放的路径方面,马尔库塞认为应着重唤醒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从而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最后,马尔库塞指出推动社会制度变革,建立生态社会主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至关重要的。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any representative celebrities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Marcuse’s ecological philosophy is unique. Marcuse believes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freedom has been in trouble especially in modern society, based on which he creativel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freedom and liberation in ecological philosophy, advocates to re-examine freedom from the ecological dimension and unifies the liberation of nature with the liberation of all people. He criticizes the predatory exploitation of people’s natural resources under the capitalist system, pointing out that this mode of development may threaten the sustainability of all human civilization. First, Marcuse proposed “two-way emancipation” in terms of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freedom and emancipation in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field. Secondly, Marcuse revealed that the root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lay in the irrationality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pointing out that to achieve freedom and liberation, fundamental changes had to be made to the capitalist system, replaced by a new social system that aligned with ecological principles. Furthermore, in terms of the path to achieving freedom and liberation, Marcuse believed that the focus should have been on awakening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ecological crisis, thereby abandoning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ideas. Lastly, Marcuse emphasized that it was crucial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system, establish ecological socialism, and achiev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1.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的时代语境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思想形成于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恰逢工业化与技术发展的高峰期,生态环境问题与日俱增、资本主义弊端受到批判、冷战与意识形态对立加剧、社会运动和解放思潮逐渐兴起及生态意识开始觉醒。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马尔库塞的生态哲学无情批判了资本主义对自然界掠夺性开发,强调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之间相互关联,为后来的生态社会主义和绿色政治理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1.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的时局诉求与批判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受到美苏两极对峙的影响。基于此,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政体在追求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同时,毋庸置疑致使生态破坏、资源枯竭及人的异化等。马尔库塞主张通过变革现有政治体制来实现生态领域的平衡发展,实现社会主义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其亦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与解放运动,指出这些独立运动是反抗资本主义剥削,争取民族自决的中坚力量。“如果因为这个责备我,那么只能说明这些人无知透顶”([1], p. 11)。二战期间马尔库塞于美国战略情报局任职,并担任东欧部负责人。也正因此,马尔库塞曾备受苏联报刊的批判。不过,马尔库塞本人对此反复强调他所在的部门不过是一个研究单位,其致力于研究各国的政治形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革命逐渐盛行,“新左派”的兴起亦为马尔库塞生态哲学理论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最初的契机。
1.2.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反思
20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历经第二次及第三次工业化浪潮,经济领域得到空前的发展。然而,这种经济领域的迅猛发展亦带来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一系列消极影响。马尔库塞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致力于追求最大化利润,这无形中致使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情剥削及对生态环境的忽视等。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无限扩张同生态系统的有限承载力之间存在根本矛盾背景下,马尔库塞创造性提出生态哲学观点,无情批判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不可持续性。与此同时,马尔库塞认为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需得遵循相应的生态原则,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
1.3.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对工业文明的文化批判
马尔库塞的“经历在1918年德国发生革命才真正开始的”([1], p. 11)。其生态哲学深刻受到20世纪中叶西方社会文化氛围影响。马尔库塞所处的时代,大众文化逐步兴起,消费主义与物质主义成为彼时的主流价值观念,这客观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技术,作为一个工具域,可以增强人的力量,同时也增加人的懦弱”([2], p. 218)。基于此,马尔库塞对工具理性之于现代社会的地位进行了深刻地批判,认为该理性导致人对自然的无情征服剥削,忽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内在价值,指出现代文化中的技术崇拜同经济增长至上主义加剧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的不敬畏和不尊重态度。其文化观主张文化应包含对自然的关怀,强调生态的平衡与生命的多样性,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非仅仅着眼于经济领域的单一增长。
1.4.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对自然生态的关照思考
20世纪中叶,全球生态环境显现出明显的压力和危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客观上致使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诸如森林砍伐、土地沙化、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亦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衡迹象愈发明显。基于此,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对科技进步的追求,无形中加剧了对自然界的极大破坏。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仅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亦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不可逆转的消极影响,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整体退化。另一方面,核能的开发和使用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环境风险。马尔库塞认为,生态危机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危机,亦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危机。其强调,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迅猛增长逻辑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之间存在根本对立。
2.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的核心内容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及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进行较为深刻的批判。其认为,资本主义体制下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资源的过度开发及自然环境的无限破坏,并最终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此外,马尔库塞批判技术进步的神话,指出所谓科技进步在资本主义体制下成为控制自然和人的工具的实质。其强调生态问题不仅是单纯的自然问题,更是重要的社会政治问题,需要我们从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同时,马尔库塞提出建立一种新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很有必要的,这种社会主义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环境领域的和谐共生,主张减少不必要的生产和消费,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人性的全面解放。他强调,生态社会主义的目标致力于实现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异化、且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1. 自由与解放的双重奏:马尔库塞生态哲学的理论架构
马克库塞认为生态自由即人在自然界中得以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过程,所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状态。在生态自由视阈下,人们或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并最终实现个人价值理想。某种意义上,这种所谓的生态哲学自由观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以人类为中心的固有,为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相处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与选择。
就其生态哲学的自由维度而言,主要涉及有以下几点。首先,自然界的解放。“解放了的感觉将拒绝资本主义的工具主义的合理性,然而将维持和发展它的成就”([3], p. 131)。马尔库塞认为自然界自身是极具价值的,它在作为工具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资源的同时,亦参与至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解放自然,恢复自然的自主性则意味着人类社会需要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做到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其次,人的解放。“个人感觉的解放应该构成普遍解放的序幕,甚至是基础”([3], p. 138)。生态自由哲学充分重视人的解放,即摆脱异化劳动与消费主义不良风气的束缚。然而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展模式的弊端充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往往过度追求物质财富,以至于其精神空虚进而逐步忽略潜在的各种生态危机。由此,消除这种生态危机的先决条件是首当其冲实现人的解放,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后,社会制度的变革。“我想追溯一下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对这一问题的阐述,它构成了马克思的观念的精神来源。康德认为:一种普遍的感觉中枢(直观的纯形式)构成了感性经验的统一范围,并因而赋予知性的普遍范畴以效准。黑格尔认为,对我的直接感性确定性的内容和形式的反思揭示了‘我们’是在‘我’的直观和感知之中。一当还没有反思的意识达到自我意识和对它与客体关系的意识的阶段时,达到它经验到了在事物的感性现象‘后面’的‘超感性’世界时,它就会发现,我们自己就站在现象的幕布的后面。而这个‘我们’就作为社会的现实性展开在主人和奴隶为争取‘相互承认’的斗争中”([3], pp. 138-139)。生态领域的自由与人类社会的和谐需要合理的社会制度为其提供先决的培育土壤以适应生态领域高度文明发展的要求。马尔库塞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倡议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本身原则的合理性规章制度,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的早日实现。
2.2. 自然解放的三重境界:从物欲束缚至精神超越
马尔库塞的生态哲学思想中,有关自然的解放概念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核心议题。在马尔库塞看来,生态哲学自由解放的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认识解放到实践解放直至精神解放,共同建构起马尔库塞有关生态哲学的整体框架。
首先,认知之解放。自然“将不单纯地作为材料有机的或无机的物质而出现,而是作为独立的生命力,作为主体–客体而出现;对生命的追求是人和自然的共同本质。人将塑造一个活的对象”([3], p. 132)。第一重境界强调通过认识解放自然,即承认自然兼具其自身的价值与其自身主体性,并不仅仅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对象亦或是资源来源。这意味着,人类社会需得全面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对于自然的态度,并逐步从以人类为中心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进而促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其次,实现生态哲学领域自由解放的第二重境界即实践上的解放。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审视自然哲学的自由解放,则需关注技术与生产方式的生态转变。诚然,工业革命催生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引领人们生产生活向好前行。然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对自然环境与资源进行无限制掠夺开采的同时亦给其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在生态领域遭受巨大威胁背景下,马尔库塞创造性提出“生态技术”理念。其认为技术的发展应当服务于全人类福祉,尽可能地造福人类社会,而非破坏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生态良性循环。由此,现代人类应当适当转变消费模式,适当地从过度消费开采不可再生资源转变为对可持续资源的探索与消费,尽可能追求生活的质量而非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无节制积累。最后,第三重境界即精神的全面解放。马尔库塞生态哲学自由解放之最高境界即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框架下,人类社会不仅需要在理智上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价值,还需在情感上尽可能地建立起同自然环境的友好联系。换言之,人们或可通过艺术、宗教、哲学等方式唤起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及爱护之情,并最终在精神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中自由与解放理念离不开自然解放的三重境界。认知解放为实践解放提供理解和价值观的转变,实践解放则将认知解放的相关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亦或是制度变革,而精神解放则是在前两者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内心的成长与精神的愉悦,从而构成一个从认识到行动再到精神层面的完整解放过程,这无疑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精神层面的高度升华。
3.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价值诠释
马尔库塞所倡导的生态哲学自由解放思想对传统模式的人类中心主义等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在传统哲学语境中,人类社会通常会被视作自然界的中心或主宰者,自然环境则通常意义上被视为人类社会可以征服和利用的对象。马尔库塞认为这种所谓的人定胜天观念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种种生态危机的频发。因而马尔库塞试图从哲学角度出发来探求生态哲学的自由与解放,其强调自然环境的价值并不依赖于人类社会的需求亦或是利益。恰恰相反自然环境具有自身既定的价值与尊严。某种意义上,这种批判或将有助于人类社会重新审视人同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充分尊重和保护。
3.1.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自由解放何以能行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自由解放思想之所以具有可行性,在于其从多个角度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批判。在社会批判方面,其揭示生态危机的本质根源,为集体行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在意识形态变革方面,其推动价值观念与文化领域的新转型,促使可持续绿色生活生产方式的普及;在技术革新方面,其倡导通过绿色技术的新发展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与稳定状态。这些不同的考量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建构起马尔库塞生态哲学自由与解放的整体框架,并为人类社会实现与自然环境领域的和谐共生提供了新的可能与选择。
首先,社会领域的深刻批判。马尔库塞试图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出发,指出生态哲学自由解放的可行性在于其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社会结构的深刻剖析。在马尔库塞那里,生态环境危机频繁爆发的本质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生产生活方式对利润的无止境追求与掠夺,这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及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批判,马尔库塞唤醒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社会普罗大众认识到生态哲学自由解放是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其次,意识形态角度变革。马尔库塞认为,生态领域自由与解放的实现需要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即人类社会需得从原初的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价值观念转变为注重生态和谐与内在价值满足的价值观。再次,实行必要的技术革新。马尔库塞认为,技术领域的革新是实现生态环境领域自由与解放的关键因素,其强调技术领域的发展在设计和应用时必不可少地需要遵循相应的生态环境伦理原则,确保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建立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基础之上。某种程度上,通过发展绿色可循环技术,或可减少人类社会自然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自由解放的深远意义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领域自由与解放理念作为当代人类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而言,其不仅无情揭示现代工业社会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双重压迫,还为我们今人何去何从指明了一条通往自由与解放的康庄大道。或许在这一生态理念指导下,人类社会将得以有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可能,反思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病,寻求一种与现实状况相匹配的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
首先,马尔库塞生态哲学领域的自由与解放新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传统观念语境中,人类往往被视作自然界的统治者,其拥有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开发能力和无休止利用权。然而,马尔库塞就这一现象却提出不同的声音,其认为这种人定胜天的观念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饱受生态危机频繁爆发的摧残,更有甚者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社会的正常生存和长足发展。马尔库塞主张人类社会应摒弃对自然环境的征服心态,树立起充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理念。某种意义上,这一理念为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或将有助于构建一种新型的生态伦理观念。其次,马尔库塞生态哲学领域的自由与解放理念具有比较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然资源濒临枯竭等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的背景下,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肃生存挑战。就生态危机而言,马尔库塞认为,人类社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必须从根源上改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人类社会旧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此外,马尔库塞生态哲学领域的自由与解放理念具有深刻的人文借鉴意义。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往往会被物质欲望所裹挟,从而忽视其内心世界的精神需求。马尔库塞认为,所谓生态哲学领域的真正自由与解放不仅仅涉及物质层面,更涵盖精神层面。总言之,马尔库塞生态哲学的自由与解放提倡人类社会尽可能地回归自然界,寻找自身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最后,马尔库塞生态哲学领域的自由与解放理念同样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社会为了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往往无休止地开采自然资源从而导致人类自身同社会关系的各种异化。对此,马尔库塞主张,若要实现真正的自由与解放,必须消除这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背景下的各种异化,构建起一个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环境。换言之,其提倡通过对社会批判、意识形态变革、政治经济制度变革等诸多途径,尽可能地消除社会不平等和压迫,进而促使每个人都能在生态和谐的环境中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总而言之,马尔库塞生态哲学领域的自由与解放理念或可为我们人类社会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生态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必要的重要理论指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深入挖掘其生态哲学自由解放的具体内涵,将其转化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应有的价值。
4. 结论
马尔库塞生态哲学领域的自由与解放理念,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类社会间的诸多异化关系,为我们今人生态危机的研究提供了独到的理论视角。马尔库塞通过对资本主义疯狂式掠夺生产方式的批判指出自由与解放的可能路径即通过意识形态的变革、审美经验的复兴和技术的人性化改造等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领域的和谐共生。换而言之,这一理念不仅为当前人类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必需的哲学基础,亦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教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必要理论指导。通过挖掘马尔库塞生态哲学自由与解放的深刻内涵,或可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进而促进人类社会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目标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