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共分三大部分,其中古代展区着重展示淮阳地区出土文物,其文物陈列相对全面,基本涵盖当地各类文物资料。然而,该馆在展示形式与内容层面尚存不足。实物展示手段较为单一,鲜少与参观者构建互动;多媒体呈现形式亦显单调,趣味性匮乏,难以充分彰显文物魅力与历史文化内涵。鉴于此,为切实增强博物馆陈列效果,可引入沉浸式设计理念。于博物馆空间内运用此理念,能使观众全身心沉浸于展品所营造的震撼情境之中。
2. 项目背景
2.1. 项目概况
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作为淮阳区精心打造的城市文化名片以及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关键平台,位于河南省淮阳区,用地面积30,800 m2,建筑面积12,600 m2,涵盖特色展览与沉浸式文化体验两大核心方面。其建设主要内容丰富多样,包含入口接待区、展示陈列区、多媒体影音展示区、VR信息技术展示区、综合服务区、游客活动区、体验休闲区以及库房和相关配套设施等。
通过巧妙的项目设计,深度融入淮阳历史文化元素,全力营造极具淮阳特色的博物馆沉浸体验空间,从而使观众仿若穿越时空,深度领略淮阳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让博物馆真正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文化与公众的情感纽带与知识桥梁。
2.2. 项目选址
淮阳区历史文化展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龙湖北侧、人民公园西相对于城区中心交通更加便利,且该区域面积较大、平坦开阔,便于交通分流(图1)。
Figure 1. Exhibition hall location analysis diagram
图1. 展馆区位分析图
2.3. 历史文化分析
2.3.1. 伏羲文化
伏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也是中国文献中有记载的第一位创世神。太昊陵是为祭祀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而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庙,由于太昊伏羲氏居三皇之首,故其陵号称天下第一陵。太昊陵位于淮阳老城中心,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它是炎黄子孙的根,中国十八大名陵之一。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历来被称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图2)。
Figure 2. Current status of Taihao Mausoleum
图2. 太昊陵现状图
2.3.2. 姓氏文化
淮阳为姓氏之根,易学之源,农耕文化之源,龙文化之地。孔子曾三次来陈讲学四年,形成了《论语》的核心思想,这里是儒学的发源地。传说6500多年前人类始祖伏羲率人到河南淮阳繁衍后代。他定姓氏、定婚嫁制度、教人结渔网、养家畜、教人煮美食、演绎八卦、造兵器供作战。伏羲姓风。风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也被称为“中华第一姓”。
2.3.3. 非遗文化
有很多迹象表明,伏羲很可能把“狗”作为本氏族的原始图腾来崇拜过、信仰过。早先人们曾经把狗看作是上天派下来拯救生灵的保护神,把伏羲也看成是半人半犬的神。伏羲的“伏”字就是“人”与“犬”合成的,所以淮阳人就叫他们泥泥狗,以此来表达对人祖的尊敬(图3)。
Figure 3. Huaiyang “Nini Dog”—A “Living Fossil” of the totem era
图3. 淮阳“泥泥狗”——图腾时代的“活化石”
淮阳布老虎以其独特的造型理念,影响深远的信仰崇拜及高超的艺术性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布老虎为纯手工艺品,其制作过程大致由染布、裁剪、装填、缝制、描画等几个步骤。老虎象征健康勇敢、平安吉祥,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1] (图4)。
Figure 4. Huaiyang “Cloth Tiger”—A symbol of early human reproduction worship
图4. 淮阳“布老虎”——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象征
3. 沉浸式设计概述
沉浸式设计(Immersive Design)是一种设计方法,旨在通过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使用户感到完全融入到设计环境中。沉浸式设计通常使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用户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虚拟或增强的世界中,与现实世界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沉浸式设计现已广泛应用于游戏、电影、教育、医疗、旅游、建筑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沉浸式设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体验设计方法[2]。
而在本方案中则主要指博物馆内互动装置的设置,让观众能够以亲身感受的形式来学习理解展品,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实现陈列形式的丰富性。沉浸式设计是博物馆展示的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强博物馆文化内涵。这样才能使观众对馆内展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加深参观者对展品的感受。另外,该设计也能引起参观者的注意,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参与博物馆的展示过程,进而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
当前沉浸式设计多用于博物馆。比如一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博物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就能把文物表现得更加完美。沉浸式设计的运用可以让参观者有很强的参与感,使其得到更直观的体验与感受。所以,未来博物馆设计需积极运用沉浸式设计使参观者参与博物馆展示过程,以强化参观者对于博物馆展示内容的认知与记忆[3]。
4. 沉浸式设计在博物馆中的运用
博物馆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本身的展示方式对人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沉浸式设计要求在博物馆中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创造出更加适合参观者的体验形式。从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来看,在参观过程中,参观者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的展示技术,让参观者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参观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互动,并给予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4]。在博物馆中,这种沉浸式设计不仅可以为参观者提供良好的体验效果,还可以使参观者更加了解博物馆内陈列的展品。因此,在实际应用沉浸式设计时,应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的展示技术,提高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内展示效果。
5. 展馆设计
5.1. 方案预设
以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为例,阐述如何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空间。
方案一:以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建筑空间为切入点,融入建筑空间,利用建筑空间沉浸式设计创造人文特色沉浸式感受。
方案二:以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展陈形式为切入点,通过调整展陈形式营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对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内场景,展品等要素进行了再融合和再设计,创造出了一个有身临其境感觉的展示厅。
方案三:以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对建筑空间进行整合,从建筑空间角度创造出富有特色沉浸设计。
5.2. 设计原则
沉浸式展览的设计需遵循如下原则:首先是体验性,以新颖的设计手段使参观者对展览获得更逼真、自然的感受;其次是互动性,使参观者能够参与展览,并通过和展品,现场的交互来实现情感共鸣;具有科技性的特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使展品融入到环境中去,给参观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感受;多以趣味性为主,并将趣味性元素融入展览之中,使游客游览时倍感新鲜;高的安全性保证了设计期间展览不损害参观者[5]。
5.3. 设计方法
在沉浸式展览的设计中,为了让参观者更好地感受到展览内容,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参观者的心理需求和感官体验,在沉浸式展览设计中创造出丰富的、有层次的体验。
沉浸式展览设计需要设计师掌握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出沉浸式的空间氛围,增加参观者对展览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创造出更好的参观体验[6]。
5.4. 设计理念
沉浸式设计理念下,注重人和环境的交互,参观者能够通过和环境的交互来理解博物馆内部展品,提高参观者和博物馆的互动性,也使参观者有更多的感受,这种设计理念与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致的。
经过对沉浸式设计的分析与研究,发现沉浸式设计理念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进参观者对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知识的理解,提升参观者对淮阳的喜爱。
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我们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创建三维模型,让游客对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有个更好的认识。其次可在展馆内设置影像播放、麦克风等装置,让参观者用语音交互。
6. 空间功能布局
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根据功能需要,划分为前厅、主展厅、中厅、后展厅等空间。其中以前厅为主要出入口的博物馆为参观者入馆首站。博物馆前厅出入口作为博物馆最主要的出入口,应注意出入口须具有一定识别性并与博物馆整体空间感知相吻合。
其中本馆一、二层遵循“陈列内容真实、完整”以及“活态传承,重在落实”的策展理念,围绕淮阳区的豫东历史文化进行布展。运用三维、虚拟、VR、视频等多种展示形式来突出效果,加强展览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让观赏者沉浸式感受到淮阳区的历史文化,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可以使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社会历史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
本馆三、四层设有可供观赏的物质文化展览区和“泥泥狗”生产经验区以及布老虎生产经验区,可使观赏者参观博物馆之余,既可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生产过程,又可体会自主手工DIY设计带来的快乐,既可体验手工生产,又可增加亲子交流体验,弘扬文化传承精神。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淮阳区非遗文化产品本身特点,发展文创产品售卖以贴近群众生活、契合游客偏好、发展文创事业。
7. 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空间设计应以展览内容为核心,考虑展陈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环境的营造来营造出符合展览内容的沉浸式体验效果(图5)。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1) 考虑展览内容需要,对展陈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在博物馆的主展区设计一个主题展陈区。根据展览内容,创造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和丰富体验效果的参观环境。
2) 利用灯光、音效等多媒体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环境。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加入多媒体技术,通过互动、展示、游戏等方式营造沉浸式体验效果,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
Figure 5. Evolution of building blocks
图5. 建筑体块演变
8. 建筑立面设计
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立面设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和淮阳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通过建筑造型和材料的改变,创造出现代和传统相结合,庄重和活泼相结合的建筑形象。
并通过采用现代材质和传统工艺结合的方式来塑造富有淮阳历史文化特点的建筑立面,同时把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到建筑立面设计当中,把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以及其他科技手段纳入到建筑立面设计之中,让参观者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可以得到更多体验感以及身临其境的感受效果。
9. 沉浸式设计在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中的应用与实现方法
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博物馆自身的展示方式对于人们认识和研究历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博物馆当中,采用沉浸式设计能够让游客更好的融入博物馆环境当中,让游客更好的理解博物馆内部的文化,提高游客对于博物馆的关注。
Figure 6. Digital multimedia exhibition area
图6. 数字多媒体展览区
沉浸式设计需要将新技术手段应用到博物馆当中,打造更符合参观者体验的形式。就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而言,参观时游客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其他先进展示技术使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使参观者与虚拟环境产生交互,给人视觉、听觉等方面的震撼。这种沉浸式设计在博物馆里既能给游客带来很好的体验效果又能让游客对博物馆里所展示的展品有更多的认识[7]。所以在沉浸式设计的具体运用中,要充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这一先进展示技术来提升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内部展示效果(图6)。
10. 结语
博物馆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其设计也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形象。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的主要表现形式,将沉浸式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既能够较好地满足参观者需求,又能够有效提升博物馆文化内涵。通过沉浸式设计使得参观者得到了较好的参观体验,从而对地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地认识。
本论文在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身临其境的体验空间设计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建筑与展品两个层面展开博物馆身临其境的设计与研究。将沉浸式设计元素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能够很好地满足参观者的需要,给参观者带来较好的参观体验。本论文从建筑与展品两个层面来研究淮阳历史文化博物馆的沉浸式设计。沉浸式设计在提升博物馆建筑空间体验效果及参观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博物馆藏品陈列的互动性及趣味性,强化了博物馆与参观者的互动。
注 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