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ompliance Management Level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OI: 10.12677/mm.2025.151015, PDF, HTML, XML,   
作者: 杨翠香, 文艳琴*:昆明滇池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关键词: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经营风险制度策略State-Owned Enterprises Compliance Management Business Risks Systems Strategies
摘要: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合规管理体系水平的提升对于维护社会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至关重要。当前国有企业在合规管理上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组织架构不健全、合规意识薄弱、制度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度不足、合规培训和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强化合规意识教育、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强化合规培训和文化建设、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等改进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国有企业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提升合规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Abstrac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are an important pillar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nhancing the level of their compliance management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socio-economic security and public interests. Although SOEs have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compliance management, there are still issues such as an incomple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weak compliance awareness, an imperfect system of regulations, insufficient enforcement, and inadequate compliance training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se issues not only increase the operational risks of the enterprises also affect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propose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and responsibility implementation, enhancing compliance awareness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compliance management system, reinforcing compliance training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ing compliance risk management. These strategies aim to help SOEs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ir compliance management systems enhance their compliance management levels, and thus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文章引用:杨翠香, 文艳琴. 浅谈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水平提升策略[J]. 现代管理, 2025, 15(1): 108-113. https://doi.org/10.12677/mm.2025.151015

1. 引言

合规管理作为国有企业运营中的关键环节,涉及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行业准则以及道德规范,制定并执行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流程,以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合规管理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稳健发展,更与社会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紧密相连。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合规管理的特殊重要性不容忽视[1]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相较于一般企业而言,存在若干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其复杂的组织结构和面临的监管环境等多个方面。国有企业不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承载着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使命。这一特点使得国有企业在合规管理时,必须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的维护。换句话说,国有企业的合规管理不仅要确保企业自身的合法合规经营,还要在更大程度上考虑到其行为对社会、对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2]。例如,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国有企业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也对其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远意义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运营的稳健性上,更在于其对企业外部环境,乃至整个社会和法治建设的积极贡献[3]

2.1. 帮助企业降低法律风险

随着国内外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日益增大。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运营活动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否则将可能面临重大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通过实施合规管理,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企业运营活动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从而有效降低法律风险,保护企业免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2.2. 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诚信形象和声誉成为了决定其能否获得市场认可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通过实施合规管理,可以展示出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和遵守,树立起诚信经营的形象,进而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合作和发展机会[4]

2.3. 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营活动的合规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和法治环境。通过实施合规管理,国有企业可以在保障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这种贡献不仅体现在企业自身的守法经营上,更在于其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崇尚法治、尊重规则的良好氛围。

3. 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3.1. 在思想方面,有“重业务,轻合规”的观念

一些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或惯性思维,往往更侧重于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而忽视合规管理的重要性。这种“重业务、轻合规”的思想观念导致企业在合规管理上投入不足,合规意识淡薄,从而增加了合规风险的发生概率[5]。因此,提高国有企业对合规管理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合规观念,是改进合规管理的首要任务。

3.2. 在组织架构方面,未设立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

在组织架构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合规管理部门,或者即使设立了,也往往缺乏足够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这种情况导致合规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开展,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有力的合规监督和制衡机制。同时,部分国有企业也缺乏专业的合规管理人员,现有的人员配置往往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合规管理需求。

3.3. 在机制建立方面,制度制定不完善和执行力有待加强

虽然许多国有企业已经建立了合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完善性和执行力度仍有待加强。一些制度可能存在设计上的缺陷或漏洞,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另外,部分国有企业对合规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存在“有制度不依、执行不力”的现象,这使得合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无法真正起到规范企业行为、防范合规风险的作用。

3.4. 在文化建设方面,合规管理文化氛围不浓郁

合规培训是提升员工合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一些国有企业对此重视不够,培训内容单一、形式化严重,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同时,部分国有企业也缺乏良好的合规文化氛围,员工对合规管理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规管理的群众基础和实施效果。

3.5. 在合规监督方面,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部分企业虽然建立了合规监督机制,但这些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往往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监督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他们难以对合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有效应对;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内部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问题,使得监督人员难以及时获取到关于合规风险的准确信息[6]

3.6. 在外部环境方面,监管要求日趋严格

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对国有企业的合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合规管理制度和流程。同时,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越来越大,这无疑增加了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的压力和紧迫性。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企业合规管理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国有企业在加强合规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着眼于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这一关键环节。一个健全的组织架构不仅能够确保合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能够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合规文化,从而提升整体合规水平。国有企业高层应充分认识到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或专职合规管理人员,企业能够确保合规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避免其他业务部门对合规工作的干扰。同时,高层领导应定期听取合规管理部门的工作汇报,对合规管理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应明确自身的合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为了强化责任落实,企业可以制定详细的合规考核和奖惩机制,对在合规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合规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2. 不断完善企业合规管理制度体系

国有企业为实现高效、有序的合规管理,必须构建一个全面且系统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应涵盖合规政策、管理流程以及具体执行标准,从而确保企业在各个层面和环节都能达到合规要求。国有企业需明确自身的合规目标和原则,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中。合规政策不仅应体现企业对法律法规的尊重与遵守,还应反映出企业对道德规范的坚守,以及对风险防控的重视。通过制定完善的合规政策,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清晰的合规指南,引导他们在工作中始终坚守合规底线。

注重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合规管理流程应涵盖合规风险评估、合规审查、合规监控以及合规报告等环节,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识别并应对潜在的合规风险。同时,企业还应建立一套高效的合规问题处理机制,对违反合规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从而维护企业的合规秩序。

制定具体的合规标准。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行业要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合规标准。这些标准应涉及企业运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等,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和评判依据。通过制定具体的合规标准,企业能够确保各项工作都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的要求,从而有效降低合规风险。

4.3. 强化企业合规管理培训和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合规培训和文化建设是提升员工合规意识、构建企业合规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宣传活动,可以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合规观念,增强他们的合规自觉性和责任感。

在合规培训方面,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例如,可以定期组织线上或线下的合规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或法律顾问进行授课,向员工传授最新的合规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合规培训教材和案例库,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合规要求。此外,为了检验培训效果,企业还可以设立合规知识测试和考核机制,确保员工能够真正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在合规宣传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内部刊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通过定期发布合规动态、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等内容,可以让员工及时了解最新的合规信息和企业合规管理的最新成果。同时,企业还可以组织合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员工学习合规知识的热情,营造浓厚的合规氛围。

除了培训和宣传外,建立合规激励机制也是强化合规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应该明确员工在合规管理中的职责和权利,对于积极遵守合规规定、主动参与合规管理活动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这种正向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合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合规文化在企业的深入根植。

强化合规培训和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提升员工合规意识、构建合规文化的关键举措。通过系统的培训、广泛的宣传和有效的激励,可以推动企业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的合规管理格局,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4. 加强企业合规管理监督和考核

国有企业必须致力于构建并持续优化合规监督和考核机制,以确保企业各项合规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合规管理中的问题,还能够促进企业整体合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7]

在设立合规监督机构方面,应充分考虑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合规监督机构应由具有丰富合规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他们应能够独立地对企业各项合规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同时,为确保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合规监督机构还应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

制定合规考核指标和体系是加强合规监督和考核的另一重要环节。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合规风险状况以及管理需求,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合规考核指标。这些指标应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在合规管理方面的绩效,包括合规政策的执行情况、合规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情况、员工合规意识和行为的提升情况等[7]。通过定期对这些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企业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在合规管理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建立合规问责机制也是确保合规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国有企业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合规管理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对违反合规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这种问责机制不仅能够对违规者产生有效的震慑作用,还能够促使其他员工更加自觉地遵守合规规定。同时,企业还应积极鼓励和保护员工举报违规行为,确保合规问责机制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加强合规监督和考核是国有企业提升合规管理水平、防范合规风险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独立的合规监督机构、制定科学的合规考核指标和体系以及建立有效的合规问责机制,国有企业可以构建起一个全面、系统、高效的合规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5. 注重企业合规风险管理

加强合规风险管理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这不仅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需要,更是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必然要求。国有企业应定期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合规风险评估,包括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对经营活动中潜在合规风险的识别,以及风险大小和发生可能性的评估。通过这一过程,企业能够清晰掌握自身的合规风险状况,为后续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提供有力依据。

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强的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对于内部控制薄弱的环节,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管,完善审批流程,确保各项业务活动在合规的框架内进行。对于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企业应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提升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约束力等。

再者,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也是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面对突发的合规风险事件,国有企业应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置,防止风险扩散和恶化。这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风险事件的报告、处置和后续跟进流程,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调动资源,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5. 小结

针对国有企业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组织架构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善、合规意识薄弱等,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化策略和改进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文化培育、监督考核等多个方面。通过实施有效的合规管理策略,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为推动社会和谐与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米娜.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合规管理的几点认识与思考[Z]. 2020.
[2] 宋琦. 国有企业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策略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23): 39-41.
[3] 刘凤. LH油田公司合规管理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庆: 东北石油大学, 2018.
[4] 王银. 浅谈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落地[J]. 精品, 2020(21): 63-64.
[5] 杜宝伟. 基于风险防控目的推进油品销售企业合规管理实践研究[J]. 当代石油石化, 2023, 31(12): 50-53.
[6] 纪斌. 国有企业合规性管理研究——以某国有企业为例[J]. 现代商业, 2024(11): 92-95.
[7] 邱霓霓. 构建国有企业合规管理机制探索[J]. 管理观察, 2020(6): 46-4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