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电动汽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Disclosure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Low Carbon Economy
DOI: 10.12677/jlce.2025.141004,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郭克媛, 王 楠*:河北地质大学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低碳经济电动汽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Low Carbon Economy Electric Vehicles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低碳经济下电动汽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通过对汽车企业的分析,发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主动性弱、实用性不足、可靠性难以保证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公众参与和第三方审计、加大宣传力度。这些措施旨在提升电动汽车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electric vehicles under the low carbon econom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utomobile enterprises, it is found that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has problems such as weak initiative, insufficient practicality, and difficult to ensure reliabilit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is suggested to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third-party auditing, and increase publicity. These measures ai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y electric vehicle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文章引用:郭克媛, 王楠. 低碳经济下电动汽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低碳经济, 2025, 14(1): 23-27. https://doi.org/10.12677/jlce.2025.141004

1.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峻,2020年9月国家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电动汽车作为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其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现尤为关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仅有助于企业更有效地管理环境资源,树立积极的环保形象,还能为投资者和公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企业环境绩效的透明窗口。尽管电动汽车产业正经历着迅猛的发展势头,但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领域,该产业仍面临着一系列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与问题。本文旨在深刻剖析这些现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旨在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持续优化与提升。

2. 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2.1. 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

人类过度消耗资源导致环境恶化。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旨在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实现经济高效发展。现低碳经济注重技术创新和减排,成为全球焦点。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展现绿色发展担当。Junrui Zhang (2009)等学者认为企业应披露环境问题对盈利的影响,尤其是财务报表方面[2]。Craig (2018)则指出,环境成本为环境管理关键,传统披露常忽略信息获取成本,仅重视信息本身,但获取成本亦应纳入披露范畴[3]。刘静宏(2023)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将企业的环境活动以文字和数据形式展现给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4]。荣丹丹(2023)则将其内容分为两部分:非财务信息(如环保目标、问题及措施)通过定性披露,财务信息(如资源税、排污费)通过定量披露[5]

2.2. 低碳经济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在低碳经济发展时代,会计管理需与低碳目标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系统性思路和手段,助力其低碳转型。我国已签署《京都协议书》《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展现责任担当,并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2003年,《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标志着我国环境信息披露规范化的新起点,作为我国首部针对此领域的规范性文件,它奠定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法律基础。随后,随着《环境会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制度的出台,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框架得以进一步完善,为企业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操作指南。近年来,生态环境部积极响应时代需求,发布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等文件,对披露主体、内容范围、时限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增强环境信息的透明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此外,社会组织机构也积极发布披露指引,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写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ESG 5.0)》及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深市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白皮书》等,这些指南和报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核心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通过这些指导文件,旨在引导上市公司深刻认识到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进而强化其在这一领域的意识与责任感。同时,它们鼓励企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纳入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之中,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此外,这些指南和报告还致力于推动环境会计制度的持续优化与完善,为构建更加绿色、可持续的商业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电动汽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过去十几年,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以惊人的速度跃升为全球范围内最具生机与活力的汽车生产与销售市场之一,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关键方向,对优化能源结构、减轻污染及推动产业转型至关重要。根据中国财富网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1.6%,较2022年高出5.9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和工业稳定的重要驱动力。电动汽车产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利用传统能源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电动汽车旨在减少化石燃料依赖,但研究表明,其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电池制造环节,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大,尽管长期使用下,电动汽车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特性更具环境效益。因此,合理评估电动汽车生产中的环境影响,并确保信息准确披露,以促使企业持续改进,成为当前关注点。

通过查阅63家汽车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书以及公司年报,并选取25家汽车企业2020至2023年年报以及各数据平台。针对其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一项重要趋势:超过半数的企业(即53.27%)已涉足环境会计信息的公开,然而,这一群体中仅有20%的企业提供了基础的量化数据,这一现状对准确评估其环境绩效构成了挑战。在披露的具体形式上,补充报告形式占据了绝对多数,占比高达85%。此类形式涵盖了多种载体,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占比30%)、年报中的环境责任章节(占比37%)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占比18%)。值得注意的是,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环境信息披露的文件数量及参与企业数量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尽管如此,环境成本披露的内容依然匮乏,这一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对企业环境管理水平的全面评估。聂建平(2018)的先前研究亦指出,我国重污染企业在环境成本披露方面表现尤为不佳[6]。相比之下,采用独立报告形式进行披露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且报告篇幅有限,这无疑进一步限制了环境信息的详尽性与深度。

4. 低碳经济下电动汽车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主动性弱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促使企业日益重视低碳经济及碳排放管理。然而,受企业自身利益驱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并不理想。企业往往缺乏主动披露的意愿,披露形式缺乏统一规范,数据呈现混乱状态,且倾向于仅展示企业的正面环保效益。这些问题阻碍了环境会计信息的有效传递与利用。通过郭崇(2018)对污染企业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企业量化的环境会计信息少,内容都偏向企业效益好的方面[7]。在考察的样本公司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它们较少公开环境处罚或排放超标等负面信息。相反,这些公司更多地是在强调其如何利用前沿的环保技术,在生产、运营等多个环节成功实现了污染物的减少与排放控制。这既体现了企业的环保努力,也可能反映了其在信息披露上的选择性。

管理层意愿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完整披露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披露质量。部分企业担忧环境信息损害声誉、泄露商业机密或影响市场地位,部分公司因公众舆论压力而限制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同时,有些企业倾向于不公开环保支出细节,以免对企业形象造成不利影响。沈洪涛等学者(2019)研究重污染企业的案例时指出,环境状况好的企业披露信息主动性强,内容全面细致[8]。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欠佳的核心问题在于企业内部对环境会计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难以产生高质量的信息披露。

4.2. 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缺乏实用性

在查阅汽车企业年报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虽然多数企业已涉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但其内容主要聚焦于排污种类,对于环境监测、治理方案等核心环节的量化描述却显得匮乏。汽车行业所披露的量化信息,如废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及排放指标等,虽有一定呈现,但在财务量化分析层面,如环境惩罚费用、环境负债及环保宣传等数据却鲜有企业提及。这既体现了汽车制造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的自觉性不足,也揭示了所披露信息的实用性问题。许多企业因处于摸索阶段,不愿过多投入,更倾向于展示正面信息,回避环境事故与违法事件,导致信息披露片面。同时,已披露的信息多集中于已发生的、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小的事项,而对于可能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环境诉讼、奖罚等信息则披露不足,从而削弱了环境会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指导价值。

4.3. 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可靠性不足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已成为衡量其披露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尽管许多企业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加入了环境方面的内容,但这些报告往往缺乏独立的审计过程,从而难以确保其信息的准确性。传统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财务报表上,并已形成了成熟的审计流程,而环境会计信息尚未被正式纳入这一审计框架内。同时,环境会计领域的专业人才数量有限,且培养过程耗时较长、难度较高,这给审计人员执行相关环境审计任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因此,在当前环境下,确保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仅需要加强审计监督,还需要加大对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审计需求。

5. 提高比亚迪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5.1. 加大环境信息披露的宣传力度

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其信息披露的质量。因此,提升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至关重要。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两个维度入手:一方面,环境保护部门需借助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正面作用,以此增强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环保观念,促使他们更加关注并参与到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监督中来,保障披露的透明度与精确度。另一方面,需深入剖析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披露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并据此,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当定期安排专业培训活动,针对企业财务人员深入讲解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要求,旨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高质量披露奠定坚实基础。

5.2. 推动公众参与和引进第三方审计

为强化社会监督,需搭建企业与公众环境信息交流平台,保障投诉举报渠道畅通,拓宽环境问题发现途径。公众、媒体应监督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确保真实透明。同时,建立市场压力与收益传导机制,鼓励绿色消费表达态度。外部媒体要履行监督责任,监督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推动引入第三方审计,利用其专业性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确保信息准确可靠。上市公司应主动引入第三方审计,第三方机构要完善环境会计鉴证标准,提高鉴证水平,增强环境会计信息可靠性。

5.3.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方面尚待完善。发达国家在此领域实施时间长、制度健全、经验丰富。因此,我国立法机构在制定相关法律时,应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结合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在内容方面,为规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需加快制定和发布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及相关格式准则,细化企业披露责任,明确具体要求,界定信息边界,指导企业依法、准确、全面披露环境信息,推动环保工作。政府部门在完善立法的同时,要加强监督企业落实情况,加强外部监督,加大处罚力度,统一考核标准,明确企业职责,提升违法成本,促使企业正视环保问题。同时,完善奖惩机制,奖励积极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对敷衍了事的企业进行批评和惩罚,督促企业不断提升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6. 结语

在低碳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电动汽车作为绿色交通领域的先锋,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电动汽车企业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诸如披露意愿不强、信息实用性欠缺,以及可靠性难以确保等问题。针对上述困境,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首要任务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其次,推动公众参与和引入第三方审计机制,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施策,有望显著提升电动汽车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为产业的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望未来,随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日益健全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电动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贡献重要力量。

基金项目

河北地质大学MBA案例开发项目,全产链一体化赋能君乐宝乳业集团新质生产力培育实践,项目编号AL202407,2024。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0/0922/c1024-31871233.html, 2024-09-23.
[2] Zhang, J., Guo, H., Li, B. and Wang, W. (2009)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Situation o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a’s Chemical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9, 272-286.
https://doi.org/10.1504/ijgenvi.2009.026948
[3] Deegan, C. and Rankin, M. (1997) The Materiality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o Users of Annual Reports.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10, 562-583.
https://doi.org/10.1108/09513579710367485
[4] 刘静宏. “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J]. 经济师, 2023(11): 98-100.
[5] 荣丹丹.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齐鲁珠坛, 2023(1): 7-10.
[6] 聂建平. 重污染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基于低碳经济背景[J]. 会计之友, 2018(5): 18-22.
[7] 郭崇. 河南省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当代会计, 2018(11): 10-11.
[8] 沈洪涛. “双碳”目标下我国碳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 会计之友, 2022(9): 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