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MP-SWOT分析的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开发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 Laiyuan County, Baoding City Based on RMP-SWOT Analysis
DOI: 10.12677/sd.2025.152039, PDF, HTML, XML,   
作者: 李 阳: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RMP理论SWOT分析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RMP Theory SWOT Analysis Laiyuan County Baoding City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康养旅游的发展日益重视,康养旅游正展现出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保定市涞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康养旅游资源。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运用RMP-SWOT分析理论,围绕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创新开发模式,丰富康养旅游体验;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康养旅游知名度;聚焦人文内涵,促进康养旅游多元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康养旅游专业水平。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laced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which has exhibited broad prospects. Laiyuan County, Baoding City, boasts uniqu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proposes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 Laiyuan County, Baoding City, by employing the RMP-SWOT analysis theory: innovating development models to enrich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experience; strengthening promotional efforts to enhance the visibility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focusing on cultural connotations to promot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and emphasizing talent cultivation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文章引用:李阳. 基于RMP-SWOT分析的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开发研究[J]. 可持续发展, 2025, 15(2): 42-49. https://doi.org/10.12677/sd.2025.152039

1. 引言

人口老龄化、生态、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及未来阶段的重大课题。随之而来的,除了对于自身健康水平的关注,对于康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旅游观念也在持续升级,康养旅游日益受到青睐,逐渐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新潮流。“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现已纳入我国旅游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之中[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倡导健康、养老、旅游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健康产业的新增长点、新业态及创新模式,为康养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提供了战略指引。2021年,《“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康养旅游,推动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2]。总之,这标志着康养旅游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扶持,为其发展坚定信心、树立决心、砥砺恒心。

涞源县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22年,国家文旅部公布的12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河北涞源滑雪旅游度假地占据其一[3]。而后,涞源县荣获“2023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的称号[4]。2024年,涞源县被中国气象局授予“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5]。县委、县政府以旅游业为支柱,打造河北经济名县,铸就全国一流山水宜居、生态旅游胜地。多年的积淀孕育了涞源璀璨的“山、水、林、文、康”体系,铸就了“京畿福地·乐享涞源”的旅游品牌。良好的资源条件、政策保障为涞源县康养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石。康养旅游作为国内新业态,其开发与策略也需实践支撑与因地制宜。本研究基于此,对保定市涞源县的康养旅游产业进行RMP-SWOT分析,构建推动保定市涞源县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 康养旅游

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是指依托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融合养颜、健体、修身、养性等多种方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升华的整个过程[6]。2016年,《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中对“康养旅游”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7]。近年来,康养旅游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他们对此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结合实际来看,国外康养旅游开发起步较早,重点关注森林康养、影响因素以及市场预测。例如,Ferrer等(2021)认为,海滨景色和人文美食是主要影响西班牙康养旅游发展的因素[8]。Rodrigues (2017)借助层次分析法,将康养旅游创新发展划分为三种创新体系[9]。Butler等(2019)认为,德国发明了“森林地形疗法”等多种森林康养理论,其350处森林疗养基地为以后森林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10]。Favargiotti等(2022)提出,德国是森林康养旅游的起源地,随后日本在德国的影响下,展开了森林浴的新形式,由此开启了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11]。Buckley (2022)发现,旅游对心理健康有正向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评价和度量,将其运用到康养旅游开发中[12]。Sawada等针对日本老年人夜间出游低于平均水平的现状,提出要通过合理的宣传和引导,来减轻日本老年人的焦虑,以此提升其旅游活力[13]。而国内学者对康养旅游的研究理论滞后于实践,主要集中在概念探讨、产品开发、发展路径上。例如,吴悠(2018)认为,在康养旅游的发展中,康养人才占据重要位置,目前市场中缺少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要建立针对不同层次的康养设施与服务,以此提高经济效益[14]。张吉乾、张文凤(2019)指出,森林浴项目是森林康养开发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森林中自然释放的负氧离子,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身体的恢复与疗养[15]。张贝尔、黄晓霞(2020)建立了一套康养旅游产业适宜性评价指标综合体系,旨在通过量化分析,有效评估不同地区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潜在的增长能力[16]。李东(2021)在分析康养旅游目的地如何构建,以及康养旅游产品如何开发的过程中,认为其最核心、最关键的基底要素在于森林、气候、温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17]。曾游(2022)通过P-RMP分析了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乡村康养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应对策略[18]。暴锐麟等(2023)依托山西省现有的康养旅游资源,运用基尼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及可达性分析方法,深入探究了该区域康养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的发展建议[19]。王瑞婷(2024)认为,河北省有着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优势,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河北省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路径[20]。从研究对象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都以森林、温泉、医疗康养为研究对象,国外更多为单个因素的单项研究,而国内更侧重于研究类型的划分。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更侧重着眼于需求方向对康养旅游发展展开研究,国内则更注重于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设和发展路径上。

3. RMP-SWOT理论

RMP (昂谱)理论,全称为“区域旅游开发RMP分析”,由吴必虎提出[21]。其核心观点在于强调资源(Resources)、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三个维度之间的协同联动关系,以旅游产品为核心,并对此进行资源(R)性分析、市场(M)性分析和产品(P)性分析,RMP理论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河池市的旅游开发研究中,韦艳春(2023)基于RMP分析,梳理了河池市的11个县(区)的康养旅游资源、市场以及产品,寻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的建议[22]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由Heinz Weihrich提出。通过全面评估企业自身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同时深入分析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潜在的威胁(Threats),企业能够系统地、全方位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状况[23]。为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资源和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RMP-SWOT分析是将RMP理论中的R性分析、M性分析、P性分析三个维度以及SWOT分析中的S (优势)、W (劣势)、O (机遇)、T (威胁)四个维度相结合,从而构成的12个维度的模型,如表1所示。可以对涞源县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达成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Table 1. RMP-SWOT model

1. RMP-SWOT模型

RMP-SWOT模型

资源(R)

市场(M)

产品(P)

优势(S)

RS

MS

PS

劣势(W)

RW

MW

PW

机会(O)

RO

MO

PO

威胁(T)

RT

MT

PT

4. 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RMP-SWOT模型分析

4.1. 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R-SWOT分析

其一,资源品类较多,品质较高。涞源县地处保定市西北部,坐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县总面积2448 km2。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大山脉在此交织,拒马河、易水、涞水三条河流在此交汇,形成了极为丰富的自然景观。涞源县共有218处旅游资源单体,涵盖5个主类、19个亚类、73个基本类型,覆盖155个基本类型的47.09% [4]。境内风景秀丽,有峰林、峡谷、瀑布、云雾、岩壁、洞穴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示范单位”白石山为代表的8大景区,218个景点。拒马河,作为涞源的母亲河,水温常年恒定在7℃左右,造就了“三伏天里水结冰”的奇特自然景观。

其二,康养资源丰富。涞源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森林、温泉等构成康养旅游基底的核心要素资源。气候资源层面,夏季,涞源平均气温仅21.7℃,成为京津冀地区避暑纳凉的首选地,被称作“京西夏都、生态凉城”。2023年4月,涞源县推出“21℃的夏天”旅游康养度假品牌。并且,保定涞源还被评选为“河北省气候旅游优选地”之一;森林资源层面,涞源县截至2023年4月,该县共有国家级森林乡村3个,省级森林乡村6个。白石山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海拔超2000米的高峰就多达5座,主峰佛光顶海拔高达2096米;温泉资源层面,总投资百亿元的华中温泉小镇是河北省重点项目、河北省旅游重点项目、河北省首届旅发大会突出贡献单位、保定市特色小镇,其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地热资源,成为涞源县康养旅游一张全新的名片。

除此之外,涞源县作为革命老区,保留了黄土岭战役旧址、白求恩战地手术室遗址等红色旅游资源。同时,县内还遗留着辽金时期的阁院寺,始建于辽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盛唐时期的兴文塔、明代的乌龙沟长城等历史文化古迹,使涞源成为了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并且,涞源还有小米、杂粮、莜麦等特色餐饮,这些旅游资源都为其打造康养品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康养旅游资源分析见表2

Table 2. R-SWOT analysis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Laiyuan County

2. 涞源县康养旅游资源R-SWOT分析

资源优势(RS)

资源劣势(RW)

资源机遇(RO)

资源威胁(RT)

1) 涞源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人文资源积淀深厚。两者结合,构建“文旅 + 康养”业态模式,品牌贴合度高,其森林、气候、温泉资源可以为打造康养品牌提供方向;

2) 当地特色食材,可推出养生餐饮。

1) 缺乏地域特色,开发模式单一。富有涞源文化特色的康养品牌不突出、文化内涵不丰富;

2) 资源整合度不足,产业链不完整。除白石山、七山滑雪场外,其余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有限。

1) 国内消费升级,国家重视程度为涞源康养创造机遇;

2) 涞源县作为河北省创建的十个全域旅游示范县之一,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为其发展康养旅游提供新契机。

1) 知名度较周边景区较低、品牌影响力较周边景区较小,如周边野三坡景区,其吸引力较大;

2) 该县多依赖自然资源,会造成过度开发、游客超载现象,生态环境保护上有一定压力。

4.2. 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M-SWOT分析

全国旅游市场激增,对康养需求旺盛。根据预测,我国康养市场规模将在5年内接近1600亿。可见,国内康养旅游市场,潜力广阔。同时,涞源县的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服务对游客吸引力上升。仅今年“五一”假期,涞源县就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同比增长22.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7亿元,同比增长37.56%。今年7~8月份,涞源县旅游人次达213.47万,实现综合收益26.98亿元,同比增长71.86%。涞源七山滑雪场自2023年11月开板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实现收益3000万元。并开启石家庄站直通车服务,途径市区和正定机场,使外地滑雪爱好者实现“周末 + 住宿 + 滑雪”的组合对接,提升了游客前往涞源旅游的便捷性,其客源范围已从京津冀地区扩展至包括郑州、上海在内的全国多地。白石山举办了多项赛事,如白石山国际山地越野赛、拒马河漂流大赛及白石山温泉文化节、极限大雪坡挑战赛等,共计100余场,吸引了约15万人(次)参与,成功实现了用赛事活动吸引游客、促进旅游发展、带动消费,显著提升了当地旅游消费水平。政府以白石山为中心带动连片发展,着力构建中国北方山地型旅居康养度假大区。其市场分析见表3

Table 3. M-SWOT analysis of the tourism market in Laiyuan County

3. 涞源县旅游市场M-SWOT分析

市场优势(MS)

市场劣势(MW)

市场机遇(MO)

市场威胁(MT)

1) 国内旅游市场带动涞源县康养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2) 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区域,辐射周边游客范围扩大。

1) 消费主体主要是周边短程游客,消费低,留客难,难以带动较远距离游客;

2) 涞源康养产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康养旅游市场调研不足。

1) 康养旅游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游、温泉游、冰雪游等,能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2)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

1) 邻省、邻市游客接待能力更强,优势更大;

2) 外地游客知名度不足,新媒体宣传方式力度不够,客源不稳定。

4.3. 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P-SWOT分析

在旅游产品开发上,有一定优势,也有一定劣势,其分析见表4。涞源县以白石山为核心,塑造北方山地旅居康养度假胜地。白石山温泉康养小镇以“一山一水一城”为核心内涵,打造医疗养生、汤泉休闲、滑雪运动、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康养胜地,并配备民俗特色文化街、户外拓展等设施来提升游客体验。涞源县虽资源禀赋高,但核心要素主要集中于白石山、空中草原、七山滑雪等地文景观,而人文景观并未得到较大发展,同质化较为严重,缺乏一定的文化内涵。应结合实际努力打造“地文 + 人文”双发展的局面。当下,涞源县应对康养旅游元素、特点结合需求,转变发展理念,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发符合实际、大众化、精细化、品质化的旅游产品。

Table 4. P-SWOT analysis of health tourism products in Laiyuan County

4. 涞源县康养旅游产品P-SWOT分析

产品优势(PS)

产品劣势(PW)

产品机遇(PO)

产品威胁(PT)

1) 充分利用本县自然资源,夏季、冬季重点各有侧重,体现当地特点;

2) 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酒店、餐饮、交通丰富游客体验;

3) “文旅 + 康养”项目辐射、连带周边项目发展;

4) 打造组合品牌,创造康养新业态。

1) 康养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缺乏创新,多集中于自然资源和冰雪,忽略人文内涵与文化多元发展;

2) 康养旅游产品低端化为主,高端康养、文创开发、项目体验等产品缺乏,良好的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

3) 涞源县内未开通高铁,交通较为落后,景区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4) 产品组合性不佳,县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融合性差,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

1) 康养旅游需求扩大,为涞源县开拓高品质、特色化的新兴市场提供机遇;

2)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鼓励康养产业的发展;

3) 同省仙台山森林康养基地、丰宁森林康养小镇产品组合更佳,康养旅游产业链更完整,可以为涞源县提供很好的借鉴性。

1) 涞源县康养旅游起步晚,发展快,产品缺乏“向深、向真”的纵向发展;

2) 省内其他康养旅游基地吸引力更强,知名度更高,品牌效应更好,对涞源县康养旅游提出了挑战;

3) 由于涞源县康养资源集中在山区,难以吸引高素质康养产业人才。农民是当地的主要参与者,其服务意识低,服务质量欠佳,导致涞源县康养旅游产品开发进度缓慢。

5. 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12个维度可以看出,基于资源视角,涞源县康养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品类多、品质高;基于市场视角,涞源县康养市场需求较大,近年旅游效益上升,从交通、设施、服务、餐饮上不断提升自身质量;基于产品视角,涞源县目前着力打造自身康养品牌,康养开发项目辐射周边发展,着力创造康养新业态。以上是涞源县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会所在。总的来说,其康养旅游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劣势和外在威胁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其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体现在:

一是开发模式单一,缺乏涞源区域特色,内容单调。由于居民消费升级,转向注重参与性、互动性的多元体验,而涞源县发展康养旅游还处在自然资源的观赏阶段,缺乏内容的创新化、品质化,这就需要精确的市场调研,形成富有涞源特色的名片。如何结合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强吸引力是机会所在;二是专业康养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混乱,管理机制不健全。涞源县地处保定西部山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无法吸引优秀的康养旅游人才前来,导致专业化水平不高。同时,大多数从事经营管理的主体是当地农民,素质相对较低,造成当地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混乱,难以确保其康养旅游向深、向上发展;三是品牌意识不足,竞争力较低,营销方式上不能适应向数字化、智慧化的延伸。目前游客获得康养旅游信息的方式主要来自新媒体渠道,但涞源的宣传力度不足,人们对康养旅游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同时,当地也需要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来提升服务水平,积极应对由于开发景区对生态造成的压力。因此,要根据涞源县的资源禀赋、市场变化、产品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其康养旅游产品。

6. 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开发策略

6.1. 创新开发模式,丰富康养旅游体验

6.1.1. 提炼特色元素,形成涞源独有名片

在康养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其优势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产品特色不明显。应彰显涞源特色优势,形成差异化优势,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利用新领域、新技术、新整合策略及智慧化手段,对特色元素进行主题提炼与打造,发展多样化的产业模式。如利用涞源县富含矿物元素的温泉资源,针对关节炎、皮肤病、痛风等不同的健康问题,设计专业疗养项目,实现治疗与保健的双重功效;利用其独特的森林和气候资源,开展森林疗养体验课程 + 住宿 + 餐饮 + 心理咨询等组合产品;同时,深入挖掘涞源本土特色农产品,如小米、杂粮、莜麦的营养养生价值,融合地方养生文化,推出系列养生膳食方案,大力发展“涞源特色”主题酒店、酒吧、餐饮等,把握“游”、“娱”、“食”三个重点要素。经过不断创新,逐步形成“涞源特色”的IP体系,进而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产品与商品。

6.1.2. 充分市场调研,建立供需匹配的产品体系

游客的年龄、消费观、喜好都存在差异,需推行个性化与定制化康养旅游产品,精准对接游客多元化需求。如针对老年人开辟的温泉 + 医疗康养,针对青年人开辟的冰雪 + 康养。此外,还需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精心设计“深度体验游”、“小长假休闲游”等康养旅游产品,融合观光游览、文化沉浸式体验、夜游等特色线路,增设互动性强、体验度高的沉浸式项目,全面提升游客的康养旅游体验。

6.1.3.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康养体验

首先是规划涞源县周边交通网络建设,通过涞涞高速、荣乌高速,构建覆盖涞源、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中大城市的交通圈,加快高铁站的修建,使涞源增强与外界及更多客源的连接。其次构建县内交通网络,县内主要景区较为分散,建立连通各景点、各乡镇的公路交通体系。除此之外,加快建设各景点周边配套的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在把握好“食”、“住”、“行”要素的基础上,延伸会议接待、娱乐休闲等高层次的服务。同时,在主要路段,加强对停车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重点建设,对便民问询、地图、信息查询等综合服务的有序建设,让游客更好地获得康养旅游体验。

6.2.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康养旅游知名度

6.2.1. 探索适合自身的宣传方式,挖掘爆火因素

通过“旅游 + 电商”与“旅游 + 直播”的融合模式,提升产业影响力,借鉴近年出圈的“淄博烧烤”、“村BA”、“南方小土豆勇闯哈尔滨”,挖掘自身爆火因素,以此调整自身宣传方式。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宣传推广,设计并推出具有涞源特色的文化康养旅游产品标识与吉祥物;开通康养旅游公交专线,提升交通便捷性;制作富含涞源元素的康养旅游宣传片,并在多平台线上投放,以扩大知名度与吸引力。积极引入大数据、AI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深度融入旅游服务、营销及推广环节。通过科技赋能,使游客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获取旅游信息,优化旅游体验,从而全面提升涞源县康养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6.2.2. 明确市场开发原则,拓宽外部客源

目前涞源康养旅游的目标群体主要是针对老年人、青年人以及亚健康人群,涞源县应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针对目标人群开发产品,谋划产业。针对老年人群,重点开发温泉康养、医疗健康旅游路线;针对青年人群,重点开发体育康养路线;针对亚健康人群,重点开发森林康养路线。针对本地及周边游客的市场特点,市场营销与推广策略至关重要。以此吸引目标游客,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康养旅游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6.3. 聚焦人文内涵,促进康养旅游多元发展

一是旅游经营与产品设计需贴近游客心理、精神及文化等高层需求,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涞源康养旅游产品开发应该坚持以“文化引领”,通过改造等手段促进康养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合理配置文旅资源,挖掘深厚文化底蕴、特色风土人情、多元旅游产品及鲜活民间故事,打造独特旅游品牌,增强涞源在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例如,融合康养与乡村文化,开展农耕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二是多元化康养旅游产品供给。依托零散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特色的康养风景线;依托温泉资源和适宜气候,打造“养身 + 养心”的双养品牌;依托丰富的粗粮食材,打造特色化、疗养化食谱,调理身心等。

6.4.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康养旅游专业水平

一是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吸纳各领域专家及高校毕业生,强化乡村康养旅游管理队伍。通过培养和引进高质量人才,成立保定市涞源县康养旅游研究团队,针对涞源县自然人文资源、市场需求、产品特性进行深入调研,构建涞源特色康养旅游发展路径。在培养方式上,一方面要与相关院校合作,如本省开设旅游管理的院校,通过产学研模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高度统一,另一方面要注重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少而精”的培训模式,留住真正热爱从事旅游的群体,培养其先进的康养旅游观念,通过其他景区学习借鉴、交流体验,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二是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出台激励措施,增强专业人才岗位吸引力,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服务机制,释放产业红利,拓宽引进渠道,吸纳优秀旅游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周佰豪. 后疫情时代康养旅游发展趋势及路径探究[J]. 西部旅游, 2023(6): 23-25+29.
[2]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J]. 中国民政, 2022(4): 48-49.
[3]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的公告[EB/OL]. (2022-01-25)
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zykf/202201/t20220125_930679.html, 2024-12-20.
[4] 赵泽林. 保定市涞源县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与开发[J]. 旅游纵览, 2024(14): 64-66+70.
[5] 文化和旅游部.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 (2024-04-02)
http://www.laiyuan.gov.cn/ldjh/8200.jhtml, 2024-12-20.
[6] 张广海, 董跃蕾. 中国康养旅游政策演化态势及效果评估[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 38(12): 1491-1496.
[7] 国家旅游局. 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EB/OL]. (2016-01-05)
http://zwgk.mct.gov.cn/zfxxgkml/hybz/202012/W020201224631550614966.pdf, 2024-12-22.
[8] Ferrer, J.G., Sanz, M.F., Ferrandis, E.D., et al. (2021) Social Tourism and Healthy Age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No. 4, 1093-1100.
[9] Rodrigues, H. (2017) A Scoping Review: Exploring the World of Medical and Wellness Tourism. ISCTE—Instituto Universitario de Lisboa (Portugal), 104-110.
[10] Butler, R.W. and Szromek, A.R. (2019) Incorporating the Value Proposition for Society with Business Models of Health Tourism Enterprises. Sustainability, 11, Article 6711.
https://doi.org/10.3390/su11236711
[11] Favargiotti, S., Pasquali, M., Chioni, C. and Pianegonda, A. (2022) Water Resources and Health Tourism in Val Di Sole: Key Elements for Innovating with Nature in the Italian Inner Territories. Sustainability, 14, Article 11294.
https://doi.org/10.3390/su141811294
[12] Buckley, R. (2022) Tourism and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s, Frameworks, and Future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62, 3-20.
https://doi.org/10.1177/00472875221087669
[13] Sawada, A. and Oyabu, T. (2023) Derivation of Tourism Activity Ability and Study of Travel Promotion Effects for Elderly People. Sensors and Materials, 35, 2215-2228.
https://doi.org/10.18494/sam4399
[14] 吴悠. 基于旅游需求偏好的陕西省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长安大学, 2018.
[15] 张吉乾, 张文凤. 贵州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SWOT分析[J]. 科技风, 2019(25): 138+151.
[16] 张贝尔, 黄晓霞. 康养旅游产业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提升策略[J]. 经济纵横, 2020(3): 78-86.
[17] 李东. 我国康养旅游评价研究综述[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1, 38(6): 37-43.
[18] 曾游. 基于P-RMP模式的乡村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广西巴马为例[J]. 北方经贸, 2022(10): 137-140.
[19] 暴锐麟, 张源. 山西省康养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 旅游纵览, 2023(1): 106-108.
[20] 王瑞婷. 老龄化背景下河北省乡村康养旅游发展路径——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 35(16): 89-93.
[21] 吴必虎. 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01(1): 103-110.
[22] 韦艳春. 基于RMP分析的河池市康养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23.
[23] Farrokhnia, M., Banihashem, S.K., Noroozi, O. and Wals, A. (2023) A SWOT Analysis of ChatGPT: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61, 460-474.
https://doi.org/10.1080/14703297.2023.219584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