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养老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18.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13.5% [1],如何有效应对老龄化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发布了《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并将基本照护服务纳入其中。基本照护服务旨在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生活需求,确保老年人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关爱,它在实现老有所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基本照护服务却面临诸多问题。随着老年人口数的增长,对照护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却存在照护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3]。就照护服务的资金提供而言,我国的融资机制尚不成熟,无论是政府财政还是老年人都承担着一定的资金负担[4]。此外,我国专业照护服务人才紧缺,难以满足养老照护服务的市场需求[5]。
叶榭镇作为上海远郊农村,全镇总面积约为72.54平方千米,总人数约为8.01万,全镇65周岁以上老人7897名,约占9.86% [6]。截至2022年7月,叶榭镇共有1313名独居空巢老人和2570名残疾人。由此可见叶榭镇养老形势严峻,这为叶榭镇带来诸多的养老压力和挑战。而与城市社区相比,远郊农村养老有许多不同。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老龄化程度高等问题更加突出[7];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接受照护服务的意愿观念、支付能力、可选项目和服务质量等与城市老年人有较大的差距[8]。
目前,学者对于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多,但对基本照护服务的探讨较少,特别是针对远郊农村老年人群体。因此本文关注上海市叶榭镇这一典型的远郊农村地区,并引入“可及性”概念,通过构建包含五个维度的基本照护服务可及性概念模型,对叶榭镇老年人的基本照护服务情况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文献回顾与可及性模型
关于“可及性”概念的研究,Anderson将其定义为“个人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9],Aday等结合了供需视角,将可及性定义为“从服务政策的制定到实现顾客满意的全过程”[10]。Thomas和Penchansky认为“可及性”代表着顾客需求与服务体系之间的匹配程度[11]。关于“可及性”维度的研究,Thomas和Penchansky将可及性分为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五个具体的维度[12]。Peter Davis提出了从地理可及性、可获得性、经济可及性和可接受性四个方面评价服务可及性[13]。
基于此,本文认为基本照护服务可及性是老年人对基本照护服务的需求与其供给间的匹配程度。并借鉴Thomas和Penchansky的研究框架,从可用性(Availability)、可达性(Reachability)、可负担性(Affordabi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可适应性(Accommodation)五个维度构建叶榭镇老年人基本照护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见图1)。
其中,可用性主要衡量现有照护服务机构以及服务内容的数量和种类与顾客需求之间的关系;可达性主要衡量机构地点与老年人住处的关系,包括出行时间、成本和出行便利性;可负担性主要衡量老年人对照护服务价格的可承受度;可接受性主要衡量老年人能否接受享受照护服务以及对养老服务设施易用性的主观感受;可适应性主要衡量老年人对所享受到的照护服务的满意程度,包括对服务质量、与服务人员日常交流的满意度。
Figure 1. Conceptual model of accessibility to basic care services for the elderly in Yexie Town
图1. 叶榭镇老年人基本照护服务可及性概念模型
3. 样本信息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viewed elderly
表1. 受访老人基本信息
访谈地点 |
编号 |
性别 |
年龄 |
所患疾病状况 |
生活自理状况 |
孝美驿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
1 |
女 |
76岁 |
心脏病 |
能自理 |
2 |
男 |
80岁 |
高血压 |
能自理 |
3 |
男 |
74岁 |
胃不好 |
能自理 |
金家村日间照料中心 |
4 |
男 |
68岁 |
高血压 |
能自理 |
幸福老人村 |
5 |
男 |
70岁 |
腿截肢 |
半自理 |
金家村 |
6 |
女 |
87岁 |
老年痴呆 |
半自理 |
7 |
男 |
87岁 |
糖尿病 |
能自理 |
8 |
女 |
91岁 |
高血压 |
能自理 |
本文运用访谈法,对叶榭镇照护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叶榭镇基本照护服务的供给现状,并对享受基本照护服务的老年人进行访谈,调查他们对基本照护服务的看法和需求情况。在样本选择方面,本研究考虑到叶榭镇照护机构的数量以及研究的实际可行性,因此从中选择了部分照护机构进行深入访谈。具体而言,此次共访谈了八名享受基本照护服务的老人(见表1)和四名来自不同照护机构的工作人员(见表2),其中老人6无法直接进行有效的访谈交流,由其儿子作为代理受访者。
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interviewed staff
表2. 受访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所在机构 |
工作岗位 |
工作内容 |
金家村幸福老人家助餐点 |
工作人员 |
买菜、烧菜、洗碗、打扫卫生 |
金家村日间照料中心 |
负责人 |
统筹金家村的日间照护与上门服务 |
孝美驿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
工作人员 |
打扫卫生、帮忙安排活动 |
幸福老人村 |
负责人 |
负责幸福老人村的整体运营 |
4. 叶榭镇基本照护服务现状分析
4.1. 叶榭镇现有照护服务机构分析
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叶榭镇共有两家福利院、一家敬老院、三家日间照护中心、一家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点、十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和十九家睦邻点。此外,为能更直观地感受叶榭镇照护服务机构的分布情况,本文将叶榭镇现有养老照护服务机构点的分布以地图方式呈现。其中,蓝色点标为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和敬老院),红色点标为日间照护中心,绿色点标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见图2),黄色点标为睦邻点(见图3)。
Figure 2. The location distribution map of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day care centers and elderly meal service places in Yexie Town
图2. 叶榭镇养老机构、日间照护中心、老年助餐服务场所点位置分布图
Figure 3. The location distribution map of the neighbourhood points in Yexie Town
图3. 叶榭镇睦邻点位置分布图
4.2. 基本照护服务相关政策分析
叶榭镇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了适用于自身情况的政策。2020年叶榭镇出台了《叶榭镇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实施办法》,对入住镇内养老机构的本镇户籍老年人给予伙食费补贴。2022年,叶榭镇出台《关于规范各村居重阳节走访慰问金发放标准的通知》,规定每年按照统一的阶梯式标准对镇内户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重阳节慰问金。在助餐服务方面,规定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享受5元/餐,60~80周岁老人可以享受7元/餐。此外,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政府也给予一定补贴,减少机构运营负担。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政府通过“以奖代补”、养老护理员持证补贴等政策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护理专业水平以及工作积极性。
4.3. 基本照护服务内容分析
叶榭镇目前有三家提供日间照护的机构。第一家为幸福老人村,除了基本的住宿、助餐、生活照料服务外,幸福老人村还会举办例如广场舞、唱红歌、手工课堂等活动。第二家为金家村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例如助餐、心理慰藉、养生讲座等活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会提供助浴服务。第三家为孝美驿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机构配有活动室、洗浴室、理发室、健身室、心理咨询室等,提供包括助餐、理发、洗浴、心理疏导、关节操、健康检测等服务,同时这也是叶榭镇唯一一家康复辅助器社区租赁服务点。
叶榭镇共有三家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第一家为上海银宜港湾福利院,提供全方位的护理照料服务,包括洗脸、擦身体、量血压等等,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大都是低保、特困户,无子女的居多。第二家为上海蓝色港湾福利院,提供康复护理、重度残疾人员养护等服务。第三家为叶榭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
叶榭镇共有十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分布于叶榭镇不同村落和社区,大都只提供周一到周五的午饭,很少有助餐服务点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叶榭镇共有十九个睦邻点,覆盖了每个行政村和社区,方便附近的居民进行社交、互相帮助。
另外,叶榭镇村委也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例如会配有家庭医生上门为老年人测量血压、晒被褥、按摩、理发等等。
“独居和困难老人我们会定期上门,每个志愿者结对五户独居老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会派家庭医生上门测量血压。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每天一个小时的上门服务,理发洗澡。”(金家村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
5. 叶榭镇基本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
5.1. 可用性
5.1.1. 照护服务机构较少,服务范围不足
叶榭镇由于农村区域面积大,老年人居住分散,目前的机构数不足以全面覆盖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另外,叶榭镇目前没有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提供的叶榭镇居家养老机构的地址进行走访后,发现这只是一家政府主导下的“面子工程”,没有提供实体性的居家上门服务。因此,叶榭镇老年人可供选择的机构少,无法在家附近找到合适的照护服务机构。
“我家就在这个机构旁边,我也是自己走路来的,方便是方便,但家附近也就这一个机构,没有别的选择。”(老人3)
5.1.2. 服务种类不够丰富,无法满足老年人需求
幸福老人村对于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只有助餐服务。金家村日间照料中心关于心理及医疗方面的服务较少。孝美驿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最为丰富,然而实地调查发现,虽然该中心有四层,但二三四层的闲置区域很大,老人大都集中在一层进行活动,二层和三层的按摩椅有些都是新的未拆封,健身房、舞蹈房等也很少有人去。其次,叶榭镇各村委会的居家上门服务中对于心理慰藉与医疗服务供给缺少。另外,叶榭镇的老年助餐服务大都只提供午饭,但很多老年人对早晚饭也有需求,并且也很少有助餐服务点提供配送服务,对于老人而言很不方便。由此可见,有些机构提供的服务种类不多,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也降低了老年人对基本照护服务的可获得性。
“总共有四楼,但是只开放一楼呀,二楼三楼基本没人去活动,最好就是安排起来运用起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活动。”(老人2)
“我们有舞蹈房,但平时没什么活动,跳舞都是我们自己跳的,希望能派几个舞蹈老师来,唱歌、沪剧啊什么的,丰富一点。”(老人1)
“叶榭现在他们上门服务就是晒被褥、清洁厕所、按摩、理发、洗衣服什么的蛮好的,还会定期上门关爱,午饭一般就委托服务人员拿,但是没有专门的配送的,晚饭就午饭吃不完的晚上随便吃吃。”(老人8)
5.1.3. 老年人信息获取不充分
叶榭镇很多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或是不知如何使用手机,造成他们不太懂得如何获取照护服务并且对政策了解不足。此外,叶榭镇老年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大都来源于政府和村委会的传单通知,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比较单一。
“我是希望我们这个房子能改造一下,老房子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弄,现在物价也高,改造也贵。”(老人7)
“机构就是发宣传资料了解到的,然后我就过来了。”(老人1)
“我年纪大了,没上过学,现代的那些我也不懂,我就过来聊聊天什么的。”(老人4)
5.2. 可达性
5.2.1. 照护服务机构分布不均
根据本文第三部分对照护机构位置分布分析中可知,叶榭镇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机构以及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分布不均,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中心部及边缘部较少,而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机构也只集中于张泽社区和叶榭镇东北部,对于这些地区之外的其他老年人而言不太方便。另外,虽然叶榭镇基本每个村都配备一个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但村中各老年人到助餐服务场所的距离不同,有些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有些则没有,这对腿脚不便或是高龄老人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我们没有外送服务的,老人可以委托家人或者上门的服务工作人员来代取。主要我这里买菜烧菜什么的就我一个人,村承包的,给我安排的工作,一个月就一千,每天二十几个人的样子,也没多的人手去送。”(金家村幸福老人家助餐点工作人员)
5.2.2. 交通不便
叶榭镇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像上海城镇一般有地铁、有轨电车等多种交通,老年人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较少。另外,叶榭镇的交通大都集中在城镇中心和几个社区,缺少直达机构和村庄的公交,对于居住在机构附近又行动方便的老人,可以选择电瓶车、步行等方式,但对于其他老人,会造成不便。
“希望机构有到各个村的定点班车什么的,公交什么的也不方便,叫车更不行了贵得要死。”(老人4)
5.3. 可负担性
5.3.1. 老人经济负担能力弱
虽然叶榭镇努力降低老年人的负担,实施多种优惠政策和补贴,但由于叶榭镇农村老年人的退休金普遍不高,即便政府承担了部分费用,对于部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来说这仍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老人负担的能力较弱。
“目前没什么大问题,如果级数评的是三级就好很多,都免费的。我老妈老年痴呆年纪又这么大,按道理有三级了应该。但工作人员上门来评估的时候,老人就说这样很好没事,给自己评分也很高,那没办法了。现在四级有些费用我还要承担,还要照顾很多,有点不方便。”(老人6儿子)
5.3.2. 机构运行压力大,难以充分考虑老年人经济负担
有些养老机构是政府主导下的,钱由政府负担,运营压力较小。但对于某些私营的机构,政府只是补助了一部分,机构运行还是存在一定困难。另外,面对老年人需求的增大,养老机构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提供更高质的服务,这也会导致机构资金紧张。因此,机构运行中的困难可能会使得照护服务的价格上升,使得需求者在经济上不可负担。
“目前我们老人不多,30个,服务人员有20个,有六个专门服务老人的护工。目前民政局、镇政府,包括村里面都在支持我们,但是目前还是收支不太平衡,容易亏本,因为入住的老人也不多,运行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幸福老人村负责人)
5.4. 可接受性
5.4.1. 养老观念的差异
叶榭镇的部分老年人对于一些免费或者价格较低的照护服务,例如午餐、体检等,他们很愿意参加,但是对于额外的一些照护服务老年人会认为没有必要,是浪费钱的行为。
5.4.2. 养老器材使用不便
目前日间照料机构中的部分设施对老年人不够友好,老年人使用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些设备操作复杂,这使得老年人使用难度大,降低了老年人享受该服务的意愿。
“挺多设施的呀,哦呦主要用不来了,有些按摩椅我也没用过不知道怎么弄。”(老人2)
5.5. 可适应性
叶榭镇的照护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一方面,享受基本照护服务的大都为上海本地人,他们交流喜欢用上海本地话,但机构服务人员中有一部分是外地人员,这会使老年人产生陌生和距离感。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服务人员也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培训和教育来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有些老人你和他说话他不理解要骂人的,极个别老人脾气暴躁,我们工作人员也只能尽量满足他们要求,好好说话了。”(孝美驿站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6. 叶榭镇基本照护服务可及性提升的对策建议
6.1. 提升基本照护服务的可用性
6.1.1. 增加照护机构数量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政策来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加入进来,建设更多的叶榭镇照护服务机构。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居家照护模式的发展,叶榭镇的居家上门照护服务极度缺乏,而居家上门照护服务对老年人养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叶榭镇应当建设正规的上门服务中心,明确每个机构的职责。
6.1.2. 完善服务种类
对于叶榭镇老年助餐服务而言,应增设餐食配送服务,确保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能获得便利;对于居家上门服务而言,应当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和心理慰藉服务;对于日间照料中心而言,应高效利用养老空间,防止闲置空间浪费,同时也要切实调查老年人的真实养老需求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6.1.3. 增加关于基本照护服务知识的宣传
当地居委会应该对机构、服务内容、政策等的宣传方式进行完善,可以在社区和村中张贴海报、电话宣传、发放宣传册、上门讲解等方式让更多老年人了解有关基本照护服务方面的信息。另外,宣传的内容也应该直接清晰明了,使得老年人易于理解。
6.2. 提升基本照护服务的可达性
6.2.1. 优化照护服务机构布局
照护机构的布局要考虑叶榭镇老人的分布密度和客观需求,从而使不同服务需求的老人可以便捷地享受自己所需的服务。具体而言,在叶榭镇中部建设更多的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使得叶榭中部地区的老年人也可以在家附近吃上饭;同时,叶榭镇也应在叶榭镇南部多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切实考虑到住在该区域的老年人。
6.2.2. 完善公共交通布局
叶榭镇老年人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少并且缺少往返机构与村落的公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设置往返于机构与各个村的班车,使得老年人不仅可以方便地前往镇上的各个养老点或者附近的机构,也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出行。
6.3. 提升基本照护服务的可负担性
6.3.1. 完善老年人政策补贴
首先,对于普通老人,政府应当实行普惠性补贴;对于困难和失能老人,应当进行专项补贴,保障他们能够享受到养老服务。其次,叶榭镇应当根据其他地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经验来优化和调整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比例及覆盖范围。
6.3.2. 鼓励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减轻政府和机构负担
一方面,政府应完善对照护机构的资金支持政策,针对不同的服务项目要设置相应的补贴政策,同时,也要针对机构的不同服务项目设定其价格范围,防止价格过高。另一方面,可以拓宽机构筹集资金的渠道,通过吸引民间资金、动员个人、组织等各种社会力量为照护服务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多元的资金来源。
6.4. 提升基本照护服务的可接受性
6.4.1. 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
帮助老年人改善养老观念的核心在于要使他们意识到享受额外的养老服务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养老生活质量,并不是浪费钱的行为,因此社区和居委会应该多与老年人进行心理沟通使得他们感受到享受照护服务的意义。
6.4.2. 简化养老器材的使用
照护机构中一些养老服务器械例如跑步机、按摩椅等,老人反映自己不会用,因此养老器械的生产商在设计器械的时候应切实考虑老年人的操作能力,简化器材的操作界面,使得老年人更加容易上手。
6.5. 提升基本照护服务的可适应性
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作为养老服务的具体实施者,他们直接接触老年人,因此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养老护理服务的品质[14]。所以机构应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使服务人员掌握更专业的养老知识和技能。此外,机构也要注重服务人员的素养,加强他们对老年人沟通的耐心。
7. 结语
本文基于可及性概念和已有养老照护服务可及性研究成果,构建包括服务可用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的叶榭镇老年人照护服务可及性概念模型,研究叶榭镇照护服务的供需矛盾。结果显示,叶榭镇照护服务在服务供给数量、种类及价格方面存在不足,在机构布局、服务质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维度的改进建议,为叶榭镇照护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
上海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2dz1203400,22dz12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