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体育活动作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1]。安徽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其乡村社区老年人口比例较高,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2]。
研究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其创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了解当前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情况,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分析老年人体育需求的特征和变化趋势,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此外,通过探索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可以为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3]。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有助于推动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国际视角看,不同国家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各具特色。欧美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对于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较为深入,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在这些国家,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不仅包括传统的健身活动,还涵盖了心理健康、社会互动等多方面内容。例如,美国通过社区中心和非政府组织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英国则注重通过政策支持和社会福利体系保障老年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权益。相比之下,德国则通过建立老年人体育俱乐部,提供专业指导和设备支持,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亚洲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由于老龄化进程迅速,也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日本通过政府主导和社区参与的模式,建设了一批面向老年人的体育设施和活动项目,同时注重培养专业的体育指导员。韩国则通过政策扶持和社会企业的合作,推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形成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体系。
国内方面,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和实践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和福祉,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投入资金,推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研究者们围绕政策保障、服务模式、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在不同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试点项目[4]。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老年人体育服务体系,通过社区体育中心、老年大学等平台,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指导服务。然而,整体来看,国内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服务供给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专业人才缺乏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和实践方面各有特色和优势,国际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在政策支持、服务模式、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在推进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过程中学习和参考。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老年人群体的实际需求,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创新策略,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5]。
3. 研究目的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需求和创新策略。经过系统的调查和分析,为该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
1. 了解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有状况,分析其供给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 调查并总结老年人对体育公共服务的具体需求和特点。
3. 提出可行的体育公共服务创新策略,促进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健康服务的持续发展。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知网,维普网以及查阅图书馆来获取有关“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有关理论和文献资料,外文资料通过Google学术检索获得。通过文献的查阅,了解国内外对于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的前沿,为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
3.2.2. 问卷调查法
为深入了解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设计了一项详细的调查问卷。选择的调查对象为安徽省不同乡村社区的老年人,年龄在60岁以上。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选取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的乡村社区,包括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和相对落后的地区。
问卷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1. 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
2. 体育参与情况:了解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类型以及参与的主要动机。
3. 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评价:询问老年人对目前社区提供的体育设施、活动和服务的满意度。
4. 需求与期待:收集老年人对未来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期待,包括具体的服务类型、设施需求和服务时间等。
问卷设计过程中,邀请了体育社会学专家和老年人服务工作者进行评审,确保问卷内容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1. 前期准备:在开展正式调查前,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预调查,以测试问卷的合理性和访谈提纲的有效性。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了适当修改。
2. 问卷发放与回收:通过乡村社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村委会等渠道发放问卷,并安排专人协助老年人填写问卷,以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和填写质量。共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60份。有效率92%。
为了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用SPSS18.0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验,信度系数0.824,表明信度良好,问卷结果可信。效度检测中KMO值为0.904,大于0.5,说明问卷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P < 0.05,说明问卷稳定性好,可靠性显著,具有较高的信度。
3.2.3. 访谈法
(1) 设计了半结构化访谈提纲。访谈内容主要包括:
1. 对现有体育公共服务的详细评价:希望获取老年人对当前服务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2. 未满足的需求和期待:深入探讨老年人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包括他们的健康状况、社交需求和心理需求等。
3. 参与体育活动的障碍:了解老年人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如交通不便、经济负担、健康问题等。
(2) 访谈实施:随机选取30名参与问卷调查的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访谈由经过培训的专业访谈员进行,每次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
4. 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4.1. 安徽省乡村社区概况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全省辖区内有16个地级市和105个县,占据了华东地区的重要地位。安徽省的乡村社区主要分布在皖北、皖中和皖南三个地区,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6]。
皖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主要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为主,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皖北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化进程较慢,老年人口比例较高。该地区的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皖中地区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合肥市作为省会城市,带动了周边乡村的经济发展。该地区的农村社区经济水平较为均衡,农民收入相对较高。皖中地区的乡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但由于人口流动性较大,部分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皖南地区地势起伏,山地和丘陵较多,生态环境优美。该地区以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部分乡村社区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经济。皖南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农民收入较低,但也有一些依托旅游业发展的乡村社区经济较为活跃。皖南地区的乡村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较好,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较多,但因地理条件限制,部分偏远山区的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仍显不足[7]。
综合来看,安徽省乡村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背景多样,各地区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并分析这些差异,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创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4.2. 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安徽省乡村社区的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复杂且多样,主要体现在设施、活动和组织等多个方面。首先,从设施层面来看,乡村社区的体育基础设施相对匮乏。许多村镇的体育场馆、健身路径和运动器材等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存在设备老化、数量不足、维护保养不及时等问题。这些不足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参与度和满意度[8]。
其次,在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方面,乡村社区的老年人体育活动种类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广场舞、太极拳等传统项目,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虽然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老年人的需求,但大多数老年人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兴趣和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此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缺乏专业指导和系统培训,导致部分老年人无法科学、安全地参与体育锻炼。
再者,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还涉及人力资源的配备问题。目前,乡村社区中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很多体育活动由村干部或热心村民临时组织,专业性和持续性不足。缺乏专业教练的指导,使得老年人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当锻炼或运动损伤的情况。
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方面,虽然安徽省政府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乡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但实际落实的政策和资金仍显不足。部分乡村社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难以依靠自身力量改善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尚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加大投入力度[9]。
综上所述,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存在设施不足、活动单一、专业指导缺乏以及政策支持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满意度,亟需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创新服务模式等多方面的努力来加以改善。
4.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首先,服务覆盖不足。许多乡村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有限,分布不均,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部分社区甚至缺乏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备,使得老年人无法进行日常的体育锻炼活动。其次,服务内容单一。当前的体育公共服务多集中于广场舞、太极拳等传统项目,缺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安排。这种单一的服务内容无法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兴趣和需求,导致参与度较低。此外,针对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指导和培训少之又少,无法有效提高老年人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
再次,专业人才匮乏。体育公共服务需要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和管理人员,但在乡村社区,这类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很多社区仅依靠志愿者或兼职人员开展体育活动,这些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体育服务。某些乡村社区甚至完全依赖村民自发组织,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指导。
此外,资金不足也是一大挑战。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需要资金支持,但乡村社区的财政状况普遍较差,难以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很多社区的体育设施因缺乏维护资金而逐渐老化,影响了使用效果和安全性。资金不足还限制了体育活动的多样性和频率,使得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难以持续发展。
最后,政策支持不足。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关于促进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政策,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政策执行力和监督力度不足。部分政策缺乏针对性,未能充分考虑乡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导致政策效果不明显。
综合来看,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在覆盖、内容、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升。
5. 安徽省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调查
5.1. 调查结果分析
Figure 1.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ctivities among the elderly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Anhui Province (n = 460 people) (%)
图1. 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参与频率(n = 460人)比例(%)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的体育需求具有多样性和特定性。
由图1可知,在体育活动的参与频率方面,调查发现每周参加一次以上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比例较高,占总受访者的60%。其中,男性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略高于女性。在年龄层次上,60~70岁的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最高,而70岁以上老年人的参与频率有所下降。原因主要是身体机能的退化和活动场所的限制。
Figure 2. Favorite sports for the elderly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Anhui Province (n = 460 people) (Multiple items) Number of people who like
图2. 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喜爱体育项目(n = 460人) (多项)喜爱人数
由图2可知,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太极拳、广场舞和健步走是最受欢迎的项目。这些项目具有动作简单、对场地要求低、社交性强等特点,适合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和喜好。男性老年人偏好太极拳和健步走,而女性老年人则更倾向于广场舞。此外,有少部分老年人表达了对羽毛球、乒乓球等稍具竞技性的项目的兴趣,但受限于场地和组织问题,实际参与率较低。
Figure 3.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Anhui Province with public sports services (n = 460 people)
图3. 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对体育公共服务满意程度(n = 460人)
由图3可知,对于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显示老年人总体满意度偏低,仅有2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5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一般满意”,剩余30%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体育设施不足、活动组织不力和专业指导缺乏等方面。许多老年人反映,乡村社区的体育设施多为简单的健身器材,缺乏专业的体育场地和设备,导致他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受到限制。
综合以上分析,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具有显著的多样性和特定性。满足这一需求需要从设施建设、活动组织和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改进。
5.2. 需求特征总结
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特征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育活动的多样性需求。老年人群体对体育活动种类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不仅包括传统的广场舞、太极拳等,还包括气排球、健步走、游泳等新兴项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选择,以满足不同兴趣和体能状况的老年人需求。
第二,体育设施的便利性需求。老年人对体育设施的便利性有较高要求,主要体现在设施的数量、分布和可达性上。许多老年人反映,目前乡村社区的体育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部分设施距离居民较远,给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带来了不便。因此,提高体育设施的覆盖率和便利性是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需求。
第三,专业指导的需求。老年人对专业体育指导的需求较为迫切,主要体现在希望有专业人员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避免因不当运动造成身体损伤。调查发现,老年人普遍认为,专业的体育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运动技巧,提高锻炼效果,同时保障运动安全。
第四,社交互动的需求。老年人希望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增加社交互动,丰富日常生活。体育活动不仅是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方式,更是他们与同龄人交流、分享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调查显示,许多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缓解孤独感。
第五,健康促进的需求。老年人希望通过体育活动来改善自身健康状况,预防和缓解慢性病。调查数据显示,许多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希望通过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从而减少疾病发生。尤其是在当前疫情背景下,老年人对提升自身健康水平的需求更加突出。
第六,体育活动时间安排的灵活性需求。老年人希望体育活动的时间安排能够更加灵活,以便他们根据自身作息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时间。调查显示,老年人对早晚体育活动的需求较大,但也有部分老年人希望在白天有更多的体育活动选择。
综上所述,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便利性、专业性、社交性、健康性和灵活性的特征。针对这些需求特征,社区在提供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6. 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创新策略
6.1. 政策支持与机制建设
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需要在政策支持与机制建设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和实施。首先,地方政府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在政策层面,建议出台专门针对老年人体育健身的指导文件,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在财政支持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对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和维护体育设施、购买体育器材以及组织老年人体育活动。财政支持不仅应体现在硬件建设上,还应注重软件服务,例如培训村级体育指导员、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等。
机制建设方面,应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供给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组织参与等方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服务模式。具体措施包括引导和支持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志愿者团队参与老年人体育服务,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服务项目。
为了确保政策和机制的有效实施,需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价机制。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各级部门和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对各类服务提供者进行考核,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同时,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老年人体育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老年人体育需求和参与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为政策制定和服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安徽省的成功经验也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例如,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可以参考浙江省和江苏省在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方面的先进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措施。
总之,政策支持与机制建设是实现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创新的关键。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服务机制、健全监督评价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升幸福指数。
6.2. 服务模式创新
安徽省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策略之一是服务模式的创新。面对老年人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亟需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模式,以提升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首先,建立社区健身指导员制度。通过在乡村社区中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健身指导员,能够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和服务。这些指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健身计划,并在日常活动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推荐适合的体育项目和运动强度。
其次,推广“互联网 + 体育”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大大丰富老年人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发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健身APP和线上平台,提供视频课程、在线指导、健康监测等服务。通过这些平台,老年人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与其他老年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和社交性。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发布每日健身打卡任务,鼓励老年人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再次,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场所。在乡村社区中建设和改造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体育设施,如健身路径、广场舞场地、乒乓球台等,并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材。同时,可以利用现有的文化活动中心、学校场馆等公共设施,定期开放给老年人使用。通过这些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运动场所和机会,满足他们不同的运动需求。
此外,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赛事。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老年人体育活动和比赛,如健身操比赛、太极拳表演、门球比赛等,既可以激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活动中还可以融入健康知识讲座、体质测量等环节,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每年的重阳节或春节期间,可以组织全村范围的健身活动,让老年人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感受到社区的关爱。
通过以上服务模式的创新,不仅能够提升安徽省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还能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和社区归属感。
7. 结语
以安徽省为例,对乡村社区开展老年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其改革途径进行探讨。对安徽省乡村社区开展老年体育活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越来越大的要求,而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城市居民的健身活动进行了探讨。其次,要进一步拓展社区健身活动的内涵,培育富有地域特征的健身活动;第三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培训与培训,以提升高校学生的素质;第四是要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建立多元的养老保险制度。从而提高乡村老人的生存品质,推动其身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
2022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安徽乡村社区老年人体育公共服务治理创新研究”(AHSKQ2022D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