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广西钦州坭兴陶作为我国传统陶艺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其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多困境。相较于其他知名陶瓷品类,钦州坭兴陶的知名度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另一方面,产品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且人才力量薄弱,从技艺传承到创意设计、市场营销等各环节都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坭兴陶知名度低、产品创新不足、人才短缺等方面发展困境,提出坭兴陶与互联网、文化旅游、教育的有机结合,助推实现坭兴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坭兴陶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Abstract: As a treasure of China’s traditional pottery, Guangxi Qinzhou Xiaoxing pottery carries a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However, in the context of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its cultural industry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Compared with other well-known ceramic categories, Qinzhou Xiaoxing pottery has a low reputation and is in a relatively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n the other hand, product innovation is insufficient, making it difficult to meet the increasingly diverse needs of consumers. Moreover, the talent force is weak, and all links from skill inheritance to creative design and marketing are facing the problem of talent shortage,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low visibility, insufficient product innovation and talent shortage,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Xiaoxing pottery with the Internet, cultural tourism and educ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Xiaoxing pottery cultural industr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Xiaoxing pottery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1. 前言
广西钦州坭兴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1953年,经国家轻工部评定,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和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1]。2008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广西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然而,在当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且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钦州坭兴陶文化产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尽管坭兴陶在工艺上独具特色,但相较于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等知名陶瓷品类,其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认知度明显偏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传播的滞后使得坭兴陶难以在众多陶瓷产品中脱颖而出,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尴尬境地,品牌影响力的局限性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2. 坭兴陶的独特魅力
2.1. 坭兴陶的工艺
坭兴陶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因其深藏于山腹地层,天然洁净、泥质细腻。绿色环保,且含有铁、锌、钙、锶等十几种对人体有益的丰富矿物质[2]。
2.2. 坭兴陶的艺术
坭兴陶无釉无彩,在1200℃以上高温烧制过程后窑变产生的“自然陶彩”是坭兴陶艺术风格的一大亮点。经过特定陶土与高温窑炼的结晶,历经数十道工序,坭兴陶窑变产生墨绿、紫红、天蓝、虎斑、火焰、彩霞等各式各样斑斓的自然色彩,称为“自然陶彩”。坭兴桂陶烧制经窑变后,表层还保留着朱色或紫红的原色,经打磨去表层后会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若隐若现古铜、墨绿、紫红、虎纹、天蓝、天斑、金黄、栗色、铁青等诸多色泽,质地细腻光润,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2]。
3. 广西钦州坭兴陶的发展现状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钦州坭兴陶产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队伍培育成果斐然。2016年,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党总支部建立,为钦州坭兴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阵地与组织保障;到了2021年10月,中国共产党钦州市坭兴陶行业协会委员会正式成立,进一步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与组织活力,推动着行业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从人才发展的维度来看,钦州坭兴陶产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截至2023年6月,行业内各级工艺美术大师总数已达213名。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有4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有69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也达到了140人,这些本土成长起来的人才构成了产业发展的坚实中坚力量。此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坭兴陶烧制技艺的各级传承人共计18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2人,省级传承人8人,市级传承人8人。在产业规模与基础设施上,截至2023年4月,坭兴陶注册企业、工作室及经营户由2018年初的300余家迅速扩张至700多家,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也超过了1.5万人,并且直接或间接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达6000多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展现出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产业韧性。
4. 坭兴陶的发展困境
4.1. 知名度较低
钦州坭兴陶在品牌传播和市场认知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其未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导致品牌曝光度低[3]。与宜兴紫砂陶、景德镇陶瓷相比,缺乏长期且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塑造。在文化传播上,未能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以生动有趣、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大众,这使得消费者对其了解有限,市场份额难以拓展,限制了产业的规模化和高端化发展。
4.2. 产品创新不足
在产品设计和开发领域,坭兴陶存在滞后性,多数产品拘泥于传统造型,对现代生活方式与审美趋势的把握不足。例如,在产品功能设计上,未能充分考虑现代家居和办公环境的需求,缺乏便利性和实用性;在外观设计上,色彩运用、图案创新不够,未能与时尚潮流紧密结合。同时,在材料创新和工艺改进方面进展缓慢,缺乏与现代科技的有效融合,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影响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人才力量薄弱
钦州坭兴陶产业的人才困境体现在多个层面。从传统技艺传承角度看,老一辈工匠数量有限,且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一代愿意从事坭兴陶技艺学习和传承的人数较少,导致传统工艺面临失传风险[4]。在教育培养体系方面,专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数量不足,课程设置与产业实际需求脱节,无法为产业输送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制约了产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阻碍了产业的升级转型。
5. 钦州坭兴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探究
钦州坭兴陶文化底蕴深厚,与互联网、旅游、教育融合创新,前景广阔。“坭兴陶 + 互联网”能够打破地域限制,通过借助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能将精美陶艺品推向全球市场,直播带货还能实时互动,激发消费热情,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提升品牌知名度[5]。可以与旅游结合,开发坭兴陶主题旅游线路、工坊体验游,游客可亲身体验制陶乐趣,购买特色纪念品。旅游为坭兴陶引流,陶艺也丰富了旅游文化内涵,形成特色文旅IP [6]。此外融入教育领域,开展陶艺校本课程、兴趣班,培养青少年审美与动手能力,传承非遗文化。高校与之合作还能孵化专业人才,为产业持续注入新鲜活力,驱动产业多元、长效发展[7]。
5.1. 坭兴陶 + 互联网,打响品牌知名度
在数字化浪潮下,互联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例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阳油纸伞的传承人闻士善,他通过抖音等平台展示油纸伞的削竹条、穿线、绘制图案等制作工序。还通过开展直播互动,邀请观众定制伞面图案,激发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8]。以及贵州的苗族刺绣,当地绣娘通过与淘宝合作,推出刺绣DIY材料包,附带针法教程视频,满足手工爱好者需求,借助互联网突破了地域限制。坭兴陶可效仿前两者的先进经验,将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全方位呈现。借助高清视频,展示从坭兴陶制作从选坭、炼泥、拉坯成型,到雕刻装饰、烧制打磨等工序,让观众感受坭兴陶独特魅力。在直播中让观众选择陶坯的器型、雕刻图案或颜色搭配,甚至定制专属坭兴陶作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如制作以坭兴陶为主题的创意挑战、趣味科普视频,结合热门话题和流行元素,吸引年轻用户关注,激发对坭兴陶这一传统工艺的兴趣,培养潜在消费群体,让坭兴陶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坭兴陶企业也可以在淘宝、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店铺,通过店铺展示坭兴陶的历史文化、制作工艺、特色产品等信息,不仅能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产品,还能实时互动提问,拓宽坭兴陶销售渠道和提高品牌影响力。
5.2. 坭兴陶 + 旅游,开发坭兴陶多样文创产品
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坭兴陶产业通过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有利于开发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提高其在文化旅游业中的竞争力[9]。钦州有着许多特色旅游景点,如三娘湾、八寨沟、冯子材故居等,这些景点都可以成为坭兴陶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借鉴[10]。可以参考桂林阳朔画扇的成功经验,扇面上绘制有桂林山水等当地特色的自然风光[11]。在阳朔的西街等旅游热门区域,遍布着众多销售阳朔画扇的店铺,店铺内会安排画师绘制画扇,这种现场制作展示的方式,能够让游客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阳朔画扇的制作工艺。同时,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要求画师绘制图案,进一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升阳朔画扇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坭兴陶便可以以三娘湾的特色海豚形象为主题,设计海豚形象的坭兴陶文创,不仅能够展现了当地的海洋文化特色,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纪念价值。或者将八寨沟的自然风光通过雕刻的方式呈现在坭兴陶花瓶、笔筒等文创产品上,既有着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又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此外,应当加强开发实用性的坭兴陶文创产品,如坭兴陶香薰炉、手机支架、书签等文创产品,将传统的坭兴陶工艺与现代生活需求相结合的设计方式,能够使文创产品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购买,从而拓宽坭兴陶的市场受众群体。
5.3. 坭兴陶 + 教育,培养产业后备军
在教育中融入非遗文化,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传统手工艺背后的历史、文化、人文知识[12]。例如蜀绣融入职业教育,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开设蜀绣专业并构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刺绣针法、图案设计、色彩搭配等课程。并建立蜀绣工作室,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蜀绣技艺。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种蜀绣作品。职业院校和蜀绣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为蜀绣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促进了蜀绣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与专业的师资队伍,坭兴陶企业可以通过与院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以及组织开展研学活动,构建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13]。例如,开设坭兴陶设计专业,包含产品造型、装饰艺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使其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坭兴陶工艺相融合,设计出符合当下市场需求与审美趋势的作品。此外,还可以组织开展坭兴陶研学活动,吸引学生亲身体验坭兴陶的制作。通过参观坭兴陶制作工坊,观察坭兴陶制作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通过参与简单的制陶环节,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精湛与不易。这不仅有助于坭兴陶文化的广泛传播,还能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到坭兴陶产业中,为坭兴陶产业后备军的储备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保障坭兴陶产业在未来能够持续繁荣发展。
6. 结语
本文通过对坭兴陶的独特艺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困境进行论述分析,通过参考借鉴其他非遗文化创新发展的成功路径,提出钦州坭兴陶的创新发展路径。通过与互联网、文化旅游、教育的融合发展,致力于解决坭兴陶在发展中的知名度低、创新不足、后备人才缺乏等发展难题。通过跨界融合、整合资源,钦州坭兴陶文化产业有望突破现有瓶颈,实现产业的升级与壮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