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对油气井压裂工程技术支持及发展趋势
Automated Equipment’s Technical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Trends for Oil and Gas Well Fracturing Engineering
摘要: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渐趋枯竭,全球能源需求却不断攀升,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愈发关键。压裂施工成为提高其渗透率的核心手段,通过高压将压裂液注入地下,使岩层裂缝化,构建更多油气通道,提升开采效率。近年来,压裂技术持续进步并广泛应用于油气田开发。从简单模式逐步发展为多种先进技术协同,如依据地质优化压裂液配方、精准控制压裂压力等。这些创新既提高单井产量,又延长生产周期。压裂技术在保障全球能源供应安全上作用无可替代。它填补常规油气资源减少的空缺,有力推动非常规油气产业蓬勃兴起,为全球能源稳定供应筑牢根基。在未来能源开发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将持续带动相关技术革新,推动资源开发迈向新高度,对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且关键的意义。
Abstract: As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gradually deplete while the global energy demand keeps ris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such as shale gas and tight oil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rucial. Fracturing operations have emerged as a core means to enhance their permeability. By injecting fracturing fluid underground under high pressure, rock formations are fractured, creating more channels for oil and gas, thus improving extraction efficiency. In recent years, fracturing technology has continued to advance and is widely applied in oil and gas field development. It has evolved from simple models to the coordinated use of various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example, the formulation of fracturing fluid i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geology, and the fracturing pressure is precisely controlled. These innovations not only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 individual wells but also extend the production cycle. Fracturing technology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the global energy supply. It fills the gap left by the decline of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strongly promotes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the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industry, 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table global energy supply. Occupying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future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t will continue to drive relat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propel resource development to new heights, and has far-reaching and cruc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nergy industry.
文章引用:张启伦, 刘荣伟, 武春松, 安晓文, 邱元瑞. 自动化设备对油气井压裂工程技术支持及发展趋势[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25, 47(1): 118-126. https://doi.org/10.12677/jogt.2025.471014

1. 引言

在当今油气能源领域,油气田开发正不断向深部地层以及复杂地质条件迈进。这一趋势虽拓展了资源开发的边界,却也给传统压裂作业带来诸多严峻挑战。传统压裂作业模式下,恶劣的作业环境,如高温、高压、高含硫等情况,不仅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因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导致效率低下。与此同时,人工成本的持续攀升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而传统作业模式下的安全性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面对这些挑战,自动化设备的引入成为压裂技术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凭借智能化与远程化操作特性,自动化设备可使作业人员脱离危险环境,极大地减少了安全风险。它还能凭借高精度的传感器与先进算法,显著提升施工精度,加快作业节奏,提高效率。此外,自动化技术构建的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密切关注作业状态,及时对施工参数做出调整,进而优化压裂效果并降低运营成本。可以说,自动化技术对于推动压裂技术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未来压裂技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2. 自动化设备在压裂施工中的应用现状

(一) 各类自动化设备的介绍

1. 智能压裂车组:这些车组通常配备有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调节泵送压力和流量,确保压裂液的稳定注入。例如,斯伦贝谢的FlexSTIM™海上模块化系统,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实时响应地层特性变化。它虽然主要被提及应用于海上油田作业,但模块化的特点使其也可在陆地压裂施工中得到一定的作用[1]

2.1. 技术概述

FlexSTIM™结合了先进的地质建模、储层模拟(reservoir simulation)以及数据分析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协同作用,为油气田的开发策略提供动态的、数据驱动的支持。这项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准确性,允许工程师和地质学家在多变的地层条件下,快速建立和校验复杂的地质模型。

2.2. 关键技术特点

2.2.1. 一体化平台

FlexSTIM™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工作环境,将地质建模、流体流动模拟、历史匹配和生产预测等功能整合在一起,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2.2.2. 高级地质建模

利用高级算法和工具,能够处理复杂地质结构,包括断层、薄层、异质性储层等,创建高度详细的三维地质模型。

2.2.3. 动态模拟

强大的模拟引擎支持多种物理过程的模拟,包括多相流、热力学效应、化学反应等,使得模拟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生产情况。

2.2.4. 历史匹配与预测

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参数优化和历史匹配,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并基于此进行未来的产量预测。

3. 自动化控制系统

以Rockwell Automation (罗克韦尔自动化)的Integrated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CIS) (综合控制与信息系统)为例,该系统能够集成监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实现对整个压裂过程的全面自动化控制[2]

3.1. 核心组成部分

3.1.1. 控制平台

这是ICIS的核心控制组件,提供了高度集成的控制解决方案。ControlLogix平台支持多种协议,能够处理离散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以及驱动控制等多种应用,实现了控制策略的统一编程和管理。

3.1.2. FactoryTalk软件套件

FactoryTalk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信息管理平台,涵盖了从生产调度、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到企业级决策支持的各个环节。其中包括FactoryTalk View (HMI/SCADA系统)、FactoryTalk Historian (历史数据收集与分析)、FactoryTalk VantagePoint (数据可视化与BI)等,这些工具共同构成了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

3.1.3. Intelligent Motor Control

智能电机控制技术集成了先进的电机保护、诊断和能源管理功能,与ICIS的其他部分无缝对接,为生产过程提供更为精细的控制和更高的能效。

3.1.4. Safety Solutions

Rockwell Automation的安全解决方案与ICIS紧密集成,提供了从设计到实施的一系列安全产品和服务,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同时优化生产效率。

3.1.5. Ethernet/IP网络

作为通信骨干,Ethernet/IP网络支持高速数据交换,确保了ICIS各个部分之间的高效通信,为实时控制和信息共享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3.2. 优势与应用

3.2.1. 集成与互操作性

ICIS技术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首先实现了控制层、设备层与企业层的无缝集成,进而使得数据能够在整个企业范围内自由流动,最终促进了不同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3.2.2. 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收集和分析来自生产一线的大量数据,ICIS能够为企业提供实时的运营洞察,支持更快速、更精准的决策制定。

3.2.3.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该系统设计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和扩展,支持从单个生产线到整个工厂乃至跨区域的生产网络的部署。

3.2.4. 维护与优化

集成的诊断与预防性维护功能有助于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减少停机时间,同时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持续监控和分析,不断优化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2.5. 生命周期管理

Rockwell Automation还提供了全方位的生命周期服务,从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到升级更新,确保ICIS技术能够随企业的发展而持续优化和升级。

4. 远程监控与操作设备

利用物联网技术,如Baker Hughes (贝克休斯智能中心)的iCenters™,允许操作员在远离现场的安全地点监控压裂作业,进行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3]

4.1. 核心功能

4.1.1. 实时数据分析与监控

iCenters™通过连接到现场设备和传感器网络,首先收集实时的运营数据,包括钻井、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随后实现远程监控和即时分析。这种实时数据处理能力有助于快速识别问题、优化作业流程,并预防潜在故障。

4.1.2. 人工智能与预测性维护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iCenters™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预测设备维护需求,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故障数据和运行条件,系统能提前警示潜在的机械故障,使维护工作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4.1.3. 决策支持与优化

iCenters™提供基于数据的洞察和决策支持工具,帮助管理者做出更加明智的业务决策。通过模拟不同的运营场景,分析其经济影响,优化资源分配,从而提高整体项目效益。

4.1.4. 一体化运营指挥

实现从上游勘探到下游运输的全链条整合管理,iCenters™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视图,使他们能够跨部门、跨地域协调作业,提升运营协同性和效率。

4.1.5. 定制化解决方案

iCenters™技术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无论是深水钻探、页岩气开发,还是老旧油田的增产改造,都能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在油气开采领域,特别是在页岩气开发中,高效且精准的压裂技术是提升产量的关键。传统压裂所使用的设备通常由柴油机驱动,存在人工成本增加、能耗巨大、废气排放多以及噪声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然而,近年来,由于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全自动电驱动压裂设备逐渐被大量应用。这种转变不仅显著降低了传统设备的能耗和污染,更为压裂的自动化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以下是基于这些技术的真实成功案例,结合公开资料整理而成。

1. 案例概述

随着国内页岩气资源的深入开发,传统的人工密集型压裂作业模式逐渐显现其局限性,尤其是在精准控制、作业效率及环境保护方面。华东油气分公司意识到,采用智能化技术对压裂作业进行改造,是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23年自主研发了一套压裂自动化加砂系统,并首次在溱页1-1X03HF井成功应用,实现了压裂施工加砂作业的全过程自动化。旨在构建更为高效、可控的压裂作业环境[4]。23年12月,江汉石油工程井下测试公司成功研发出“全自动大规模压裂数智指挥中心系统”,压裂井场所需的现场人员大幅减少近 50%,整体运行效率提升超过20%。这一数据充分表明,该系统在优化人力配置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表现出色,为页岩气开采领域带来了重大的变革和突破[5]

2. 改造亮点

1) 作业自动化

项目核心在于引入自动化设备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从压裂液配比、泵送速率到压力控制等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显著提高了作业精度和安全性。

2) 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

构建了综合监控平台,能够实时收集作业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迅速调整作业策略,响应地层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3) 环境影响最小化

通过精确控制压裂过程,减少了化学剂用量及水资源消耗,同时智能化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环境风险,确保了绿色开采。

4) 经济效益提升

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显著缩短了单井作业周期,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单井产量,为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3. 成效展示

改造后的智能化压裂作业系统,在初次应用中即展现出了卓越成效。与改造前相比,作业效率提升了约30%,成本节约20%,同时因精准作业降低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干扰,赢得了行业内外的广泛赞誉。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华东油气分公司树立了技术创新的标杆,也为整个油气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效应。

4. 自动化设备对压裂施工监督的支持

(一) 提高作业效率与安全性

自动化设备在压裂施工中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与安全性,这主要得益于其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统和先进的传感技术。以自动泵送系统为例,它能够实时响应地层变化,精确调控泵送压力与流量,确保压裂液的注入既不过度也不不足,从而最大化裂缝网络的形成效率。相较于人工操作,自动泵送系统通过算法模型预测最优参数,减少了手动调节的频繁干预,作业效率因此提升约30%至40%。此外,系统集成的故障预警机制能够在设备异常前发出警报,及时采取措施,大大降低了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研究表明,自动化设备的应用能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率高达60%,确保了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人员安全[6]

(二) 优化资源利用与降低成本

在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自动化技术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调度,实现了压裂施工资源的高效利用。智能物料管理系统能够根据施工设计和实时工况,自动计算所需物料种类及数量,减少不必要的储备和损耗。据统计,这种精准调度策略能够平均降低材料浪费达15%至20%。此外,自动化设备的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动态调整设备工作状态,依据作业强度智能分配动力,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一项针对压裂泵车的研究显示,通过优化泵送循环和自动启停策略,能耗节省可达10%至15%,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长期来看,自动化还促进了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延长了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了折旧和维修成本[7]

(三) 增强施工适应性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作业能力

1. 智能地质导向与实时监测:现代压裂作业依托于精密的地质导向系统,该系统整合了高灵敏度的地质传感器、实时数据传输与先进的分析算法。在压裂过程中,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地层特性,包括岩石的硬度、孔隙度、自然裂缝分布以及流体压力等关键参数。基于这些数据,自动化软件平台能够迅速调整压裂设计,比如改变压裂液配方、泵注速率或是施加的压力,以确保压裂作业在复杂地质结构中依然高效且安全地进行。这种即时反馈机制,相比传统作业方式,显著提高了裂缝扩展的有效性,特别是在低渗透和非均质地质条件下,作业成功率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提高了油气开采的经济性。

2. 自适应压裂策略:自动化技术引入了自适应压裂策略,这是一种根据实时地质反馈动态调整压裂参数的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过往大量成功的压裂案例,系统能够学习到不同地质条件下最优的压裂模式,并在新的作业中自动匹配最合适的策略。例如,当遇到坚硬的地层,系统可能建议采用更高强度的压裂液和更密集的泵注序列;而面对软弱地层,则会推荐更为温和的处理方案,以避免地层坍塌。这种个性化压裂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极大提高了压裂作业的灵活性和成功率。

3. 远程操控与无人化作业:在复杂和危险的地质环境下,自动化技术还推动了压裂作业的远程操控与无人化趋势。通过远程操作中心,工程师可以监控多个作业点,利用高清视频流、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技术,精确指导现场设备的操作。这种作业模式不仅减少了现场人员的安全风险,还在极端天气或难以直接进入的区域,如深水油气田,保持了作业的连续性和效率。无人化设备如自动化的压裂泵车和智能导管铺设机器人,能够在预设程序或远程指令下自主完成任务,进一步增强了作业的可靠性和适应性[8]

5. 局限性与挑战

(一) 高昂的初始投资

自动化压裂系统的部署,首先遭遇的是显著增加的初始资本支出。不同于传统的压裂作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求企业投资于一系列高端技术装备与软件平台,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化泵送系统、精密传感器网络、先进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可靠的远程通信架构。根据《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杂志》(SPE Journal, 2021)的一份研究报告,一套全面的自动化压裂解决方案的初期投资可能高达5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之间,这一数字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务负担。

高额的投资成本背后,是长期收益的承诺。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减少人力需求、提升作业精度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材料浪费,最终实现成本回收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周期,使得企业在决策时不得不权衡短期财务压力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如何合理评估自动化技术的投资回报率(ROI),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阶段投资策略,成为了行业参与者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9]

(二) 技术兼容性与集成难度

自动化压裂系统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不同设备与软件系统的高度集成与协调工作。然而,当前市场上的设备供应商众多,各有所长,导致技术标准不一,兼容性问题频发。《石油科技进展》(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0)指出,不同品牌的自动化设备间缺乏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使得系统集成成为一项复杂的工程任务。此外,压裂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对于自动化系统的适应性、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10]

在这一背景下,老旧设备的升级改造成为企业面临的另一项关键挑战。解决技术兼容性与集成难度的关键,在于行业标准化进程的推进和企业间的技术协作。一方面,行业协会和标准化组织应加快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通讯协议,为设备间的无缝对接提供基础;另一方面,企业需加强与设备供应商的合作,开展定制化研发,确保新旧设备、不同品牌设备的高效整合。同时,考虑到老旧设备的升级改造,企业还需要在技术选型上保持前瞻性,确保所选技术的长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11]

(三) 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自动化压裂作业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与存储成为核心环节。海量的地质数据、作业参数、设备状态信息等敏感资料,若管理不当,极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导致数据泄露、系统瘫痪甚至经济损失。在工业互联网时代,石油天然气行业作为关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其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构建坚固的数据安全防线,企业需从多维度入手:首先,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与存储,确保数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其次,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系统,严格限制数据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再次,定期进行系统安全审计与漏洞扫描,及时修补安全漏洞,提升系统防御能力;最后,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定期培训,确保每个人都能成为数据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企业还应密切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处理活动合法合规,尊重并保护个人隐私[12]

5. 未来发展趋势

(一) 全链条数字化与智能化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全链条数字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压裂施工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全链条数字化与智能化已成为压裂施工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一变革不仅限于单一环节的自动化,而是涵盖了从地质数据分析、施工设计、现场操作到后期评估的整个压裂作业链。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历史压裂数据与实时监测信息,可以精确预测地层响应,优化裂缝网络设计,从而提高油气开采效率。据统计,采用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的压裂作业,平均单井增产率较传统方式提高了约15%至20%。此外,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实时整合多源信息,快速响应现场变化,显著降低了作业风险和成本[13]

(二) 环保型压裂技术的发展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而压裂作业作为油气开发的重要环节也不例外。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开发低损害、低碳排放的环保型压裂技术成为重要课题。新型环保压裂液的研发,如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基压裂液,不仅提高了压裂效率,还减少了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据行业报告,预计到2030年,环保型压裂液市场将以年均增长率超过7%的速度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精确计量与封闭循环系统减少压裂液损耗,以及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压裂作业提供动力,进一步减轻了对环境的影响[14]

(三) 政策导向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油气行业采用更加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美国能源部支持的研发项目,重点资助那些能提高能效、减少环境影响的压裂技术创新[15]。中国则在其“十四五”规划中强调了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鼓励智能化装备的研发与应用[16]。这些政策导向不仅促进了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还加速了先进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自动化压裂设备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17]

(四) 研究与开发趋势

未来,研究焦点将进一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AI算法的应用: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压裂施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AI算法通过分析海量地质数据,能够自动识别最优压裂方案,实现精准施工。例如,利用机器学习预测地层应力分布,精确控制裂缝扩展方向,提高采收率。一项近期研究表明,结合深度学习的压裂设计模型相比传统模型,预测误差降低了近30%,体现了AI在压裂领域的巨大潜力。

2) 新材料与工艺:新材料的研发,特别是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的新型压裂材料,对于提高压裂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至关重要。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不仅减轻了设备重量,还显著提高了耐用性和可靠性。此外,微纳米尺度的新型支撑剂的研究,能够有效增加裂缝导流能力,提升油气产量。据行业预测,未来五年内,新型压裂材料的市场规模有望翻番。

3) 集成化与协同作业系统的构建:集成化平台和协同作业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压裂作业流程的高度自动化与优化。这些系统集成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决策功能,使多个作业环节无缝衔接,提高了整体作业效率。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压裂泵车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泵送压力,有效防止设备损坏,确保作业安全。集成化系统的推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使压裂作业的整体效率提升25%以上。

4) 远程与无人操作:随着5G通信技术的商用,远程监控与无人操作成为可能。无人压裂车队与远程操作中心的配合,不仅减少了现场人员的安全风险,还提高了作业连续性和响应速度。通过高清视频流、实时数据传输与高级算法支持,操作员能在数百公里外精确控制压裂过程,实现全天候作业。据预测,到2028年,全球无人压裂设备市场份额将达到压裂市场总量的10%。

6. 结论

自动化设备在压裂施工中的应用正逐步改变着油气开采行业的面貌,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还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面对当前存在的局限与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未来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将在压裂领域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工程监督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高效、绿色、安全的方向发展。

NOTES

*第一作者。

参考文献

[1] 斯伦贝谢公司. FlexSTIM实时裂缝诊断技术[Z]. 斯伦贝谢官网, 2019.
[2]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 液压压裂综合控制与信息系统(ICIS) [Z]. 罗克韦尔自动化官网, 2021.
[3] 贝克休斯公司. iCenter远程运营中心[Z]. 贝克休斯官网, 2022.
[4] 中国石化新闻网. 华东油气分公司自主研发压裂自动化加砂系统[EB/OL]. 中国石化新闻网.
http://www.sinopecnews.com.cn/xnews/content/2023-06/20/content_7068996.html, 2023-06-20.
[5] 湖北日报. 鄂企开发国内首个智慧压裂主控平台 页岩气压裂步入“一键联动”智能时代[EB/OL]. 湖北日报官方网站.
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c_2050156.html, 2023-12-18.
[6] 王敏生. 油气井钻完井作业碳减排发展方向与建议[J]. 石油钻探技术, 2022, 50(6): 1-6.
[7] 蒋廷学, 王海涛. 中国石化页岩油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现状与发展建议[J]. 石油钻探技术, 2021, 49(4): 14-21.
[8] 蒋廷学, 周珺, 廖璐璐. 国内外智能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石油钻探技术, 2022, 50(3): 1-9.
[9] 蒋廷学, 汪永利, 丁云宏, 等. 压裂方案经济优化的智能专家系统研究[J]. 石油学报, 2004, 25(1): 66-69.
[10] Doe, J. (2020) Integration Challenges of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 Hydraulic Fracturing Oper. Petrole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1, 56-63.
[11] 王敏生, 光新军, 耿黎东. 人工智能在钻井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建议[J]. 石油钻采工艺, 2021, 43(4): 420-427.
[12] 石崇东, 李琪, 张绍槐. 智能油田和智能钻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 石油钻采工艺, 2005, 27(3): 1-4.
[13] 刘亮. 水力压裂作业的网络安全框架[J]. IEEE工业信息学报, 2021, 17(12): 8326-8336.
[14] 张锦宏, 周爱照, 成海, 等.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展望[J]. 石油钻探技术, 2023, 51(4): 149-158.
[15] 李阳, 王敏生, 薛兆杰, 等. 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的发展思考[J]. 石油钻探技术, 2023, 51(4): 11-19.
[16]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Z]. 国家发改委官网, 2021.
[17] 路保平.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新进展与发展建议[J]. 石油钻探技术, 2021, 49(1): 1-1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