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Rosenberg自尊量表自问世以来,由于其简明方便和良好的信效度以及跨文化的普适性等优势 (Schmitt & Allik, 2005) ,一直备受测量者的欢迎。虽然在Rosenberg自尊量表编制初期,自尊是作为单维度结构进行考察的 (Rosenberg, 1965; Schmitt & Allik, 2005) ,但随着研究数据的累积和分析技术的运用,一些研究者对该量表的因素结构提出争议。 Boduszek等人(2013) 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总体自尊分为两种意义完全相反的维度,即积极自尊(positive self-esteem)和消极自尊(negative self-esteem),二者的影响因素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比如, Supple等人(2013) 在考察父母行为和学业成绩对青少年的影响时发现,母亲支持更影响青少年的积极自尊,而青少年的积极自尊进而影响其学习动机;父母对青少年的心理控制显著影响青少年的消极自尊,但青少年的消极自尊并未显著影响其学习动机。
一些研究者认为Rosenberg自尊量表两因素的结果是由于项目表述产生的方法效应导致的 (Urbán, Szigeti, Kökönyei, & Demetrovics, 2014) 。方法效应是指由测量方法而不是所测量的构念引起的变异,其来源之一便是反向计分项目或负性词语的表述,当反向计分项目被正向表述后此效应便随之消失( Greenberger, Chen, Dmitrieva, & Farruggia, 2003; Marsh, Scalas, & Nagengast, 2010 ; Urban, Szigeti, Kokonyei, & Demetrovics, 2013)。 Greenberger等人(2003) 将Rosenberg自尊量表中的5个反向表述的项目全面正向表述后得到10个正向表述的积极自尊量表,将Rosenberg自尊量表中的5个正向表述的项目全面反向表述后得到10个反向表述的消极自尊量表。分析发现,Rosenberg自尊量表是包括正性和负性的二维量表,而改述后得到的积极自尊量表或消极自尊量表均是单维度结构量表。
Greenberger等人(2003) 还发现积极自尊量表除了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之外,还具有与抑郁的相关程度最低、最大程度的减少被试的社会赞许性反应倾向等优点。此外,积极自尊量表更适用于跨文化研究 (Supple, Su, Plunkett, Peterson, & Bush, 2013) 。鉴于积极自尊量表独有的优势,在未来自尊的研究领域中,势必会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然而,目前对积极自尊量表的检验及使用多以西方文化为主,在中国文化下的适用性有待考证 (段文杰,白羽,何敏贤,唐小晴,2012) 。本文将从检验积极自尊量表的信效度角度出发,在不同人群样本中探讨其是否适用于中国人。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所用数据由6个样本组成。
样本1由某综合性大学156名大学生构成。其中男生78名,女生78名,平均年龄20.88岁(SD = 1.68)。
样本2由351名成人构成。男性196人,女性154人,有1人未报告性别,平均年龄30.50岁(SD = 11.28)。
样本3由某农业大学173名大学生构成。男生22人,女生151人,平均年龄20.74岁(SD = 1.60)。
样本4由98名现役军人构成。男性97人,女性1人,平均年龄25.96岁(SD = 4.56)。其中警卫35人,运输兵28人,消防员35人。
样本5由某地方性大学255名大学生构成。男生79人,女生172人,有4人未报告性别,平均年龄20.94岁(SD = 0.95)。
样本6由113名高中生构成。男生54人,女生59人,平均年龄16.30岁(SD = 0.61)。该样本被调查者间隔4周进行重测。
2.2. 研究工具
中文版Rosenberg积极自尊量表。共有10个题目,全部正向陈述,比如“我觉得我确实有很多值得自己骄傲的地方”,采用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点法记分。经 Greenberger等人(2003) 考察,该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克服反向陈述所带来的方法效应。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对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t检验、相关分析、信度分析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
3. 结果
3.1. 区分度检验
采用同质性检验作为区分度检验的指标。计算各题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样本1的相关系数在0.61~0.76之间;样本2的相关系数在0.55~0.75之间;样本3的相关系数在0.59~0.76之间;样本4的相关系数在0.62~0.79之间;样本5的相关系数在0.60~0.78之间。5个样本的各题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均达到0.01水平上的显著性(见表1)。
3.2. 信度检验
内部一致性信度:样本1至样本5的积极自尊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7、0.83、0.86、0.89、0.87。
重测信度:样本6间隔4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76。
3.3. 效度检验
对各个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适合度检验。结果显示,样本1至样本5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85、0.87、0.83、0.86、0.87,说明5个样本的大小均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卡方值从样本1至样本5分别为597.40(df = 45)、924.83(df = 45)、670.24(df = 45)、449.92(df = 45)、948.60(df = 45),显著性水平为0.001,说明变量间有共享因子的可能性。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设定抽取1个因素,各题目的因素负载量结果见表1,各个样本数据结果均显示,积极自尊量表中的10个题目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从样本1至样本5,抽取出的一个共同因素的特征

Table 1. Item analysis of revised-positive version of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表1. 积极自尊量表项目分析结果
注:r为题目与总分的相关,表中所有r的显著性p均小于0.01;h为因素负荷。
值分别为4.63、3.97、4.45、5.12、4.56;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27%、39.67%、44.54%、51.21%、45.61%。结果显示,积极自尊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4. 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文版Rosenberg自尊量表在消除方法效应(将反向陈述改为正向陈述)之后得到的积极自尊量表对中国人的适用性。通过对来自高中生、大学生、成人及现役军人共6个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本研究的各个样本中该量表的项目区分度良好,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均在0.83以上,重测信度为0.76。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在各个样本上均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这说明中文版Rosenberg积极自尊量表信度和效度等各方面指标都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可运用于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本研究对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测量自尊的研究也有一些启示。先前研究显示Rosenberg自尊量表中的反向表述项目容易引起被试的反应偏差,导致研究者在总和量表分数时弱化了积极自尊概念和相关理论构念之间的联系 (Urbán, Szigeti, Kökönyei, & Demetrovics, 2014) 。这大大降低了Rosenberg自尊量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研究的适用性,而单维度结构的积极自尊量表能更好的避免这一问题 (Supple, Su, Plunkett, Peterson, & Bush, 2013) 。此外,国内先前对中文版Rosenberg自尊量表检验时发现第8题存在表达缺陷以及维度争议等问题 (田录梅,2006) 。一项研究指出,这些问题也是由方法效应引起的 (王孟成,蔡炳光,吴艳,戴晓阳,2010 ) 。本研究在控制方法效应之后发现,中文版Rosenberg积极自尊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的优势之一是样本的多样性,涉及到中学生、大学生、成人及现役军人,这对检验量表适用性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研究中的被调查者未涉及到儿童及老年人,因此未来研究还需要在这些人群中检验其适用性。
5. 结论
中文版Rosenberg积极自尊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运用于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