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戒毒人员由于其自身所处环境以及其生存状态,其普遍存在着抑郁状况(林赟等,2011;Silveira & Jorge, 1999)。抑郁是指人们表现出心情低落、孤独、悲伤、不快乐等抑郁负性情绪。影响抑郁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疾病、物质滥用和生长环境因素等。在这些因素中,个体的过去经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个体存在某种程度的童年期创伤,即父母或其他成年长辈不能满足或忽视孩子的生理及心理需要,不能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辱骂贬低孩子或对孩子的情感不给予积极的反馈,那么个体很可能会发展出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早年经历过童年期创伤的个体,其自尊、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常人(Yumbul, Cavusoglu, & Geyimci, 2010; Yoon, Cho, & Yoon, 2019; Harter, 1998)。也有研究发现,童年期创伤经历显著影响青少年或成人抑郁(凌宇等,2009;Hill, 2003;Mandelli, Petrelli, & Serretti, 2015)。
依恋不只是一种可以存在于父母和婴儿的关系,它同样可以存在于朋友乃至于伴侣关系中(Jones & Bowlby, 1970; Roche, Runtz, & Hunter, 1999; Fraley & Roisman, 2018)。成人之间的依恋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关系,是个体与社会联结的重要纽带。对于戒毒人员来说,依恋是影响其家庭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帮助戒毒人员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不仅能够帮他们更好地摆脱毒品依赖,更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成人依恋与抑郁有着重要的关系,有研究表明,成人依恋可以显著预测抑郁(Heinze et al., 2017; Murphy & Bates, 1997; Meredith et al., 2007)。
显然,个体的依恋状况与其成长经历有关,那么在女性戒毒人员中,个体的童年期创伤与其成人依恋存在什么关系,这个关系是否进而影响其抑郁状况,这是本研究重点解决的问题。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某省女子强制戒毒所戒毒人员为被试,去除因文化水平无法完成问卷作答的人员之外,共收集259份有效问卷,其中包含,233名汉族、26名少数民族;年龄在17~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25岁;年龄标准差为7.66;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23.9%,非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76.1%。
2.2. 方法
2.2.1. 研究工具
1) 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
CTQ由Bemstein等人编制,用于评估个体童年期的创伤经历(Bernstein et al., 1997)。该量表分为五个分量表,分别为躯体虐待、躯体忽视、情感虐待、情感忽视以及性虐待等,此外该量表还包含3个效度项目。该量表共28个条目,采用1~5级计分,去除掉效度项目后,分数越高代表童年期经受的创伤水平越高。该量表的中文版已经由前人进行修订,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赵幸福等,2005)。
2)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ECR)
ECR由Brennan等人编制(Brennan, Clark, & Shaver, 1998),李同归与加藤和生共同修订(李同归&加藤和生,2006)。修订版包含36个条目,7级评分,总量表包含两个分量表,分别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各有18个条目,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依恋越倾向于焦虑或回避。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3) 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中文版(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PHQ-9)
PHQ-9包含9个条目,0~3分4级评分(Kroenke & Spitzer, 2002)。该量表是目前国际通用抑郁自查量表,通过评估个体过去两周的感受来对其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抑郁症状越高。PHQ-9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成年人群中的信度和效度已经得到证实(金涛,2010)。
2.2.2.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方法有皮尔逊积差相关以及回归分析,其中中介效应采用回归分析中的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分析,抽样设定为5000。
3. 结果
3.1. 戒毒人员的童年期创伤、成人依恋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研究发现,女性戒毒人员的童年期创伤中的情感虐待与童年期创伤总分均与成人依恋焦虑呈正相关;童年期创伤各维度及总分均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成人依恋回避与成人依恋焦虑也均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见表1。

Table 1.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hildhood trauma, adult attachment and depression
表1. 童年期创伤、成人依恋以及抑郁的相关分析
注*P < 0.05;**P < 0.01;***P < 0.001。
3.2. 成人依恋在女性戒毒人员童年期创伤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
从相关分析可以发现,成人依恋与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成人依恋焦虑与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成人依恋焦虑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在分析过程中,首先采用温忠麟等人(2004)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第一步检验因变量对于自变量的回归方程;第二步检验中介变量对于自变量的回归方程;第三步检验因变量对于中介变量以及自变量的回归方程,然后采用SPSS中的PROCESS插件,运用bootstrap法,选择抽样5000次,对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变量(童年期创伤)可以显著预测因变量(抑郁);自变量(童年期创伤)可以显著预测中介变量(成人依恋焦虑);中介变量(成人依恋焦虑)可以显著预测因变量(抑郁),并且,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中介变量(成人依恋焦虑)之后,自变量(童年期创伤)与因变量(抑郁)之间的预测作用依旧显著,采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的分析也发现,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这表明成人焦虑依恋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见表2、表3。

Table 2. The mediating role of adult attachment anxie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depression
表2. 成人依恋焦虑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注*P < 0.05;***P < 0.001。

Table 3. Bootstrap analysis of mediating effects of adult attachment anxie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depression
表3. 成人依恋焦虑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的bootstrap分析
4. 讨论
本研究对女子戒毒人员的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检验了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丰富了关于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女性戒毒人员为被试使用的童年期创伤量表评分和PHQ9抑郁症状筛查量表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二者在各个维度之间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这表明经受过童年期创伤的女性毒品依赖者比未经受过童年期创伤的女性毒品依赖者更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吸毒人员由于其生活经历以及社会的负性评价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低落、忧郁的情感。这与前人关于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的关系研究相符合(Wiersma et al., 2009; Gaudiano & Zimmerman, 2009)。Heim等人(2008)指出,童年期创伤对抑郁的影响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的变化有关。人类早期的不良经历将导致中枢应激反应系统,特别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CRF)系统的敏感化,从而导致对应激的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和行为反应增强,以及HPA轴的动力学改变。而这种压力敏感性的增加将会降低个体在压力情境下产生抑郁的阈值,从而增加其成年后抑郁的发生概率。
在本研究中,女性戒毒人员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评分和PHQ-9量表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对女性戒毒人员的抑郁均具有正向的预测能力,成人依恋焦虑对于抑郁的预测能力略大于成人依恋回避,这与顾思梦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取得的结果相一致(顾思梦,2014)。Bifulco等(2002)对抑郁高危社区女性的一项纵向研究中也发现,不安全型的依恋可以显著预测12个月后的抑郁。抑郁与个体的人际交往功能与认知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不安全依恋的个体会产生更多的功能失调态度(dysfunctional attitudes),这种功能失调态度会使个体的自尊降低,并进而导致抑郁程度的增加(Roberts, Gotlib, & Kassel, 1996)。
本研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成人依恋的中介作用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成人依恋焦虑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童年期创伤既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成人依恋焦虑影响抑郁。根据依恋的动态成熟模型理论(The dynamic maturational model of attachment, DMM),依恋反应自始至终都是策略性的,个体有能力根据其亲密关系经历重新组织他们的依恋策略,当主要照顾者未能很好的照顾儿童,使其经历较多创伤时,儿童依恋的策略将越来越依赖于认知和情感的歪曲,即产生不安全型依恋(Purnell, 2010),这种不安全型依恋策略本身就意味着不合理的认知与情绪状态,将降低个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继尔产生更多的负性认知与情绪,增加抑郁发生的风险。
毒品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难题,也是各门学科致力于解释以及解决的问题。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往往直接影响到其戒毒的成效。本研究以女性戒毒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童年期创伤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成人依恋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深入地揭示了在这一群体中,童年期创伤对于抑郁的影响机制,可以为提升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戒毒工作中相关心理干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5. 结论
女性戒毒人员中,成人依恋在童年期创伤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童年期创伤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成人依恋影响抑郁。
致 谢
感谢河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大力配合。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HB17SH03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