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商标作为企业品牌的核心资产,关系到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秩序的稳定。佛山市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商标的管理和保护在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本文意在对佛山市企业商标的注册和保护现状加以分析,并就如何加强佛山市商标注册、管理等提出具体建议。
2. 佛山市企业商标注册和保护现状
2.1. 佛山市企业商标注册情况分析
为更全面地了解近年来佛山市企业商标注册情况,本文选取2021~2023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2021年,佛山累计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81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93家,数量均排名全省首位。佛山市累计有效注册商标526,169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比上年同期增加有效注册商标102,831件,增长24.29%。从有效注册商标持有量看,佛山市商标持有量最多的注册人为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持有有效注册商标5351件。有效注册商标持有量前十的注册人,主要从事家电、建材、陶瓷、食品、服饰等行业。佛山市累计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828件,比上年同期增加82件,增长10.99%。其中,国际注册量最多的指定国家为俄罗斯,共423件。2021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为53.33亿元,同比增长21.35%1。
2022年,佛山市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2022年,佛山市累计注册商标总量突破60万件。商标新申请总量为107,887件,排名全省第三位。其中,商标有效注册量为609,619件,比上年同比增长15.21%;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累计910件,比上一年同比增长9.90%;中国驰名商标163件,数量为全国地级市第一。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佛山受理窗口受理商标业务2101件,累计商标质权登记3单,质押登记金额1715.84万元2。
2023年,佛山市实现国家知识产权强县试点示范全市五区全覆盖,累计有效注册商标65.8万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029件,中国驰名商标163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累计10件;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佛山市专利及商标质押455笔,质押金额304.20亿元,同比增长65%,创历史新高,其中商标质押31笔,质押金额106.79亿元,居全省首位。在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排名全国第7,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排名第3,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佛山分中心作为唯一获评优秀的地级市地方分中心,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3。
通过近三年佛山市企业商标的注册数量的逐年增长,我们可以看出佛山企业对自身品牌的保护意识增强。同时,马德里商标注册数量的增加,我们也看出佛山市企业在利用商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佛山市政府也对商标作出积极的管理和保护,佛山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直在逐步完善,包括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及强化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这些举措为佛山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4。佛山市企业对品牌保护的意识提升与佛山市产业结构的高附加值服务业转型的趋势相契合,政府和佛山市企业的相互配合,我们相信佛山市的商标管理和保护会越来越完善。
2.2. 佛山市企业商标保护现状分析
佛山市对企业商标的保护主要通过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这两种手段。行政保护是基于职权而行使的权利;司法保护是应请求的被动保护,它遵循“不告不理”原则。近三年来,佛山市对企业商标实行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双重保护。
在行政保护方面,自2021年以来,佛山市积极部署开展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领域专项行动并取得积极成效,共查办各类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283宗,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件5;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1016件,约占全省案件数量的15%,其中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109件,出具裁决书15份,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6。商标行政保护成效明显,在之后的2022年,佛山市的商标注册数量快速增加,审理的案件数量也成倍增长。为应对此情况,佛山市设立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快速试点、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400多件,其中办理商标行政处罚及查处假冒专利案件318件,案件总值931万元,罚没金额430万元,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禅城区人民法院首创调解和审判深度融合的“知识产权纠纷调审一体化处理”机制。2022年调解案件533宗,调解成功率达到45%,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佛山分中心建设,发送海外预警信息892条,提供对应指导18宗,服务企业77家次7。佛山市对商标案件的管理速度和质量兼顾,是各城市的优秀示范,因此在2022年入选了国家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快速试点。在2023年,商标侵权案件数量稳定了下来,只有少量增加。市场监管、文广旅体、农业农村、海关等行政执法部门办理知识产权案件1600多宗,2宗商标侵权行政调解案获禅城区法院司法确认8。
在司法保护方面,2020~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罪审查逮捕案件357件640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343件609人、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涉知识产权类犯罪案件168起,捣毁窝点130个,打掉27个团伙9,这对商标侵权者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2021年,佛山法院共新收商标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1682件,其中商标权纠纷案件1507件,审结1557件10。这些案件呈现出与佛山市产业结构及行业分布密切相关的特点,制造业领域案件占比较高,其他还涉及食品饮料、出版著作等多个行业。在之后的2022年,全市法院系统共收知识产权案件10,123件11。法院受理的案件和行政保护处理的案件数量情况一样,都比上一年增加了好几倍。
不难看出,在佛山市企业商标注册数量增长的情况下,佛山市能如此迅速地统筹商标管理,佛山市法院和检察院能兼顾速度和质量完成案件的审理,离不开佛山市政府的努力。佛山法院立足佛山地区企业特点,通过优化知识产权管辖布局、统一裁量标准、完善内外部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审判力量等举措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同时加强与行政管理部门的协作,积极打造诉调对接、立案信息查询、取证调查等绿色通道,不断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构建起资源优化、运行科学、公正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审判体系12,以此更好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效能。
3. 佛山企业商标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商标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不仅是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更是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健全的商标保护体系,特别是强化监管制度,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企业商标保护工作涉及法律规范、行政监管与企业自身保护等不同方面,本部分分别从现行《商标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企业自身三个层面分析佛山市企业商标保护中存在的不足。
3.1. 现行《商标法》在企业商标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
我国对商标及其相关方面进行保护的法律规定虽然已相对完善,但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司法实践中有着许多衍生问题需要解决。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关于企业商标恶意诉讼的相关问题。近年来,随着商标恶意诉讼案件的占比逐年上升,关于商标恶意诉讼司法实践适用等相关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从立法层面上来看,现今关于此问题的基础性立法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仍处于空白状态。普遍认为,恶意诉讼属于一般侵权行为而非特殊侵权行为,因而《侵权责任法》和《民法典》都没有对其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司法实践对恶意诉讼也缺乏全面认识,例如在“歌力思”商标侵权案、“TELEMATRIX”商标侵权恶意诉讼纠纷案中,针对恶意诉讼的构成与认定均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可见当前我国司法实践对于恶意诉讼的认定尚未形成统一的裁判标准[1]。2023年1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明确该次修订将更加注重规制商标权利的滥用行为。该征求意见稿对此前规定过于原则性的恶意诉讼条款进行了细化,引入了恶意诉讼反赔制度:“对恶意提起商标诉讼的,由人民法院依法给予处罚。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赔偿数额应当包括对方当事人为制止恶意商标诉讼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为更好地打击权利滥用行为、强化商标正当使用导向提供了法律依据[1]。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草案明确表明了立法者对于引入恶意诉讼反赔制度的积极态度,但由于目前我国学界和司法实践对于商标恶意诉讼的概念界定和构成要素尚未达成共识,对于恶意诉讼的认定标准、构成要件、适用范围和处罚程度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和标准,因此该草案对于处罚基础、处罚依据以及处罚程度也均未给出具体规范,从规制企业商标恶意诉讼行为和保护企业商标免受侵害的角度而言,依然有较大的提升和完善空间。
3.2.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商标保护监管不足
我国大部分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都是在侵权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虽然我国《行政处罚法》在行政处罚主要的处理程序与步骤方面已有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处理商标侵权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工商行政部门难以做到精确有效的行为监管,也缺乏落实到位的监管制度,难以应对与日俱增的商标侵权案件[2]。由于商标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复杂性和跨地域性,加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人数有限,对侵权行为的监管往往难以做到全面覆盖和深入细致对侵权行为的监管。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商标侵权违法者的侵权手段越发科技化与隐蔽化,这也为行政监管部门的违法查处带来更多无形的阻力。另外,缺乏落实到位的监管制度也是制约商标侵权有效治理的一大瓶颈。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对商标保护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如何细化监管措施、明确监管责任、建立高效的监管机制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例如,对于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和惩戒机制尚需加强,以形成有效的震慑力。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商标法律法规体系,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如何将这些法律法规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监管措施仍面临挑战。例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商标侵权行为,如何精准识别、快速响应、有效处理,尚缺乏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流程规范。应当注意到的是,高效的监管机制是实现商标有效保护的关键。然而,当前行政管理机关在监管手段与技术支撑、数据分析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实时监控、预警和精准打击,为商标侵权者提供了实施侵权行为的可乘之机。
3.3. 企业在商标自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对于商标的自身权利意识淡薄
根据佛山市检察机关所办理的侵犯注册商标犯罪案件特点,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品牌意识并未随着商标经济价值的增加而提升,同时缺乏利用法律手段积极主张和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3]。现今,许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商标的价值,尤其是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商标不仅是企业品牌的象征,更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企业在商标注册后,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导致商标被他人侵权,从而损失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市场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在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后,部分被侵权人因为欠缺法律维权意识或主观上认为维权过于繁琐而放弃维权。同时,商标侵权活动所带来的维权时间和金钱成本往往也是企业在决定是否进行维权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些企业在权衡利弊后,可能会选择放弃维权,从而使得原本可以挽回的损失继续扩大化,不仅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企业海外商标被抢注的问题较为突出
近些年来,佛山市外贸出口势头强劲,诸如陶瓷、建材、服饰等传统制造企业成为佛山品牌出口海外的主力军。但伴随着强劲出口势头所带来的是商标海外易被他人抢注的问题。由于佛山市大多数的企业缺乏“市场未动、商标先行”的知识产权布局意识,使得佛山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现象频发13。在整个商标注册的过程中,被侵权的企业往往难以及时在公告期内提出商标异议,这也进一步导致被抢注的商标成功注册14。对此情形,被侵权的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维权时间和维权成本,迫于维权时间和维权金钱成本的双重压力下,企业难以利用本属于自身的商标进行商业活动,同样会对企业商品或积累的商誉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针对此问题,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启动常态化商标海外监测预警工作,可以为企业提供监测服务。但对于作为商标所属主体的企业来说,企业自身缺乏实时监测渠道,同时可能并没有足够的资金、足够庞大的数据系统与足够的精力作为支撑来开展自身的常态化商标海外监测工作。综合来说,企业自身的监测能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15。唯有不断鼓励和引导企业自身开展商标侵权预防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预防意识和能力,才能进一步达到预防预警和保护的目的,促进企业商标的良性使用。
4. 佛山市企业商标保护的对策建议
4.1. 完善《商标法》在企业商标保护方面的不足
针对企业商标恶意诉讼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布相关司法解释或指导性案例,明确商标恶意诉讼的构成要件和认定标准。同时,在《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中,进一步细化恶意诉讼的条款,明确恶意诉讼的具体表现形式、处罚依据和处罚程度,确保法律条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其次,最高人民法院还应该加强司法实践的规范化,建立健全的商标恶意诉讼案例指导制度。比如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为各级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提供参考和借鉴。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着重完善恶意诉讼反赔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该在《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恶意诉讼反赔制度的赔偿范围和标准,包括对方当事人为制止恶意诉讼所支付的合理开支等;并且加大对恶意诉讼行为的执行力度,确保赔偿判决得到有效执行,对恶意诉讼者形成有效震慑。除此之外,我国还可以借鉴国外在打击商标恶意诉讼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在商标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4.2. 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
针对难以全方面监管侵权行为的问题,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对商标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监测,提高对商标检测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还可以建立一个商标数据库和监测平台,对商标注册、使用、转让等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并通过数据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商标侵权风险和热点区域,为监管工作提供精准指导。此外,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为商标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推动佛山市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商标监管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商标监管工作的整体效能[4]。
针对缺乏落实到位的商标监管制度,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来集中整治商标侵权高发领域和重点区域,并对发现的商标侵权行为进行迅速立案、调查和处理。同时,佛山市司法机关加强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方能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4.3. 提高企业商标保护意识
1) 强化商标权利人的维权意识
佛山市政府或者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公众教育活动,比如举办商标保护知识竞赛、讲座、展览等,吸引公众参与,提高商标权利人对商标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其次,还可以与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商标保护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商标保护的良好氛围。此外,政府或监管部门还可以定期组织佛山市企业管理层参加商标法、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或者邀请法律专家、知识产权顾问到企业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来提高商标权利人的维权意识。
商标侵权不仅是对他人知识产权的侵犯,也是对自己品牌的潜在伤害,商标权利人应充分认识到商标保护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并亲自参与商标保护工作的规划和决策。商标权利人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商标法律的培训和学习,以提升整个企业管理层的商标保护意识。同时,佛山市企业应向员工强调商标保护的重要性,让员工了解商标侵权行为的危害和后果;还可以建立商标保护激励机制,对在商标保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商标保护工作,共同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5]。
2) 防范商标海外抢注风险
首先,佛山市企业应该对公司形成和使用的所有商标进行及时的注册,确保商标的专用权得到法律保护。不仅要在国内进行注册,还要关注国际商标注册,这才是防范商标被抢注的强有力手段之一。其次,佛山市企业还要在与主商标类似或非类似商品类别上分别进行防御注册,以防止他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这不仅有助于扩大商标的保护范围,还能够增强商标的防御能力。此外,佛山市企业还应该密切关注国家注册商标动态,了解国家工商局颁布的每一期《商标公告》,掌握国家商标主管机关对商标注册、变更、转让、许可、撤销等内容。如果发现与自己的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被商标局初步审定公告时,可以及时向国家工商局提出异议。
当企业发现自己的商标遭受侵害时,既可以向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请求处理;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为了迅速、有效地制止商标侵权行为,佛山市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竞争对手的商标使用情况和市场动态;提前建立商标侵权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好商标侵权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此外,企业还应密切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方案,及时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商标保护策略。
5. 结论
佛山市近年来商标注册数量的持续增长,不仅体现了企业创新和竞争的活跃,也突显了佛山市商标保护工作的紧迫性。虽然佛山市在商标保护的法律和行政机制上已有一定成效,但在预防监管和企业维权能力方面仍存在不少挑战。面对商标侵权的复杂性,佛山市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商标法》的保护条款,为商标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进一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商标监测和监管效率,建立更为严密的商标保护网络。总体而言,佛山市在商标保护领域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立法、有效监管和企业自身的努力,佛山市能够构建强有力的企业商标保障体系,吸引更多投资、提升品牌竞争力,为佛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基金项目
本文是佛山大学学术基金项目(xsjj202315zsb03)的阶段性成果。
NOTES
1数据来源:南方网。十大亮点!佛山发布2021年度知识产权工作蓝皮书,2022-05-07,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8376dcfda3.shtml。
2数据来源: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图读懂|2022年佛山市知识产权工作白皮书,2023-04-27,https://www.foshanplus.com/news/300055804.html。
3数据来源: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佛山市知识产权工作白皮书》,2024-05-23,https://fsamr.foshan.gov.cn/gkmlpt/content/5/5972/post_5972041.html#34578。
4同2。
5数据来源: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佛山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成绩优异 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2022-06-20,https://fsamr.foshan.gov.cn/zwdt/sjdt/content/post_5292239.html。
6同1。
7同2。
8同3。
9同2。
10同1。
11同2。
12同2。
13发送上千条预警信息!佛山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打好企业商标海外守护战,2023-08-06,https://www.foshannews.net/h/175/20230802/639193.html。
14同13。
15同13。